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郝俊 来源: 发布时间:2013-4-12 8:30:34
选择字号:
明升中国app报:钟南山洪涛的“非典型”学术之争

钟南山

 
10年回望,那场“非典型”学术之争中的背影留给人们太多的评说和思考。10年来,他们依然行走在各自的人生之路上,寂寞与喧嚣终成过眼云烟。
 
■本报记者 郝俊
 
相反的两行足迹
 
正如钟南山自己所言,走过SARS10年,他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加忙碌了。
 
“我从今天到周日上午在杭州开会,周日午回穗,晚上八点电话交谈吧。若时间困难再联系。”3月29日,记者对钟南山持续近一个月的采访邀请迎来戏剧性转折,此前石沉大海般的约访短信和电话突然有了回音。
 
周日晚八点,记者如约拨通电话。“我正在赶飞机,现在不方便,大约两个钟头后到广州。”飞机因广州暴雨晚点,钟南山匆匆挂断电话。
 
两个半小时后,钟南山的秘书告知记者,钟南山下飞机之后,因有紧急要事直接赶回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当晚恐怕不便再接受采访,此时已近午夜十一点。
 
难以想象,76岁高龄的老人还能承受如此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负荷,然而这对于钟南山而言,却似乎是一件稀松平常之事。
 
回望SARS,钟南山是无法绕开的标志性人物。10年前,他以“勇敢战士”的形象走进公众视野,他在那场战斗中表现出的勇气和胸怀被媒体誉为“南山风骨”,以至于有人说“SARS成就了钟南山”。这些评价,除了映衬出他延续至今的昂扬斗志,更让人回忆起那场著名的“病原体之争”。正是在那场争论中,钟南山以大胆敢言、坚持事实的精神赢得尊重。
 
而争论中的另一位主角——首先宣布“SARS元凶”为衣原体的病毒学家洪涛,则在历经风雨之后很快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在诸多媒体的SARS10年回顾中,很少看到洪涛的身影。事实上,在这一注定留下深刻烙印的历史事件中,洪涛同样是一位不该被遗忘的人物。
 
对于记者的采访请求,洪涛本人未予回应。他的秘书告诉记者,洪涛刚刚出院,因身体原因不便接受采访。尽管这是个巨大的遗憾,但所幸拂去历史的尘埃,在每个细节深处都留有值得后人重新发现的线索。
 
未能协作的“对手”
 
SARS是一场遭遇战,面对接二连三的院内感染乃至患者死亡,明升手机版界陷入迷茫,找到病原体,发现致病原因便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明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的首席专家,洪涛于2003年2月7日投入非典型肺炎病毒的研究工作。很快,他首次通过电子显微镜在广东送来的标本中观察到,病人肺组织中存有大量衣原体。2月18日下午,他向社会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当晚相关权威媒体报道称:“引起广东部分地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基本确定为衣原体。”洪涛的结论被认为是获得了官方认可,“衣原体”之说也成为SARS“已经得到控制”的“明升手机版证明”。
 
然而,身处一线的广东医疗界人士对此结论并不认同,因为抗衣原体药物完全无效。钟南山在一次紧急会议上发言,认为这一结论app依据不足,要鉴定一个病原体,除了形态学上有一定特点,还要进行遗传特点的分析,血清实验也非常重要。因此,不能按衣原体的结论制定治疗方案,“否则可能造成可怕后果”。
 
病原体究竟为何物?这成为此后两个多月时间内的未解之谜。直至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经过全球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为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由此,非典改称SARS。
 
此后,洪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论有其局限性,为“一孔之见”,但在SARS病人的标本试验中发现衣原体确为客观事实,自己“没有造假”。
 
回想寻找“SARS元凶”的曲折过程以及期间的冲突,钟南山认为,病原体查找过程中的最大缺憾,是病毒学家、公共卫生专家等没有能够与一线临床工作者进行很好的协作。“如果结合做,根本就不会发布这样的结论。”
 
争论过后,洪涛说:“作为app家,在app研究上遭遇的大多数是失败,很少遇到成功。”并告诫学人不要气馁,遇到挫折还要继续走下去。
 
洪涛的失误,招致外界的诸多非议,甚至有人提出要罢免他的院士资格,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然而抛开外界议论,钟南山始终认为,衣原体、冠状病毒之争是学术之争,而不是真理之争。不能说谁对了就是真理的代表,谁错了就是谬误的化身。app研究总是有一个过程。
 
草木皆兵下的科研结论
 
钟南山敢讲真话的品质感动了明升中国,而社会舆论对洪涛的疑问和指责却也成为事实。值得反思的是,当人们沉浸在对于“实事求是”的赞美之中时,似乎忘记了评价的对象是“科研发现”。
 
在外界的质疑声中,最大的不解在于,一个为app奋斗终生的院士何以在仅仅观察了几个病例之后,就匆匆将结果公布于众?
 
但经历过那场灾难的人都记得,媒体的权威信息和专家的意见,从未被社会如此迫切的需要过。病因不明、感染率极高、不透明的疫情通报让社会一度陷入恐慌,甚至被治愈的一些患者“像逃犯一样躲在家里”,四处草木皆兵。
 
在此情况下,洪涛所在的明升中国疾控中心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要求他们尽快提交手机版。有专家认为,为了平息社会的焦急情绪而向社会快速提交研究手机版,这件事情本无过错。相反地对结论的怀疑反而加速了同行开拓思路。
 
随着病原体之争的落幕,国人也经历了一场从未知、混沌走向理性、坦然的过程。其中的当事人,却必须面对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衣原体之说,让一位老院士一度身处学术之外的尴尬境地;另一边,“敢讲真话”的钟南山成为公众心中“良知”app家的代表。
 
10年回望,那场“非典型”学术之争中的背影留给人们太多的评说和思考。10年来,他们依然行走在各自的人生之路上,寂寞与喧嚣终成过眼云烟。毕竟科研没有止境,外界对app家亦应多一份宽容。
 
对于人们“SARS成就了钟南山”的评价,钟南山并不认可:“我更愿意没发生过SARS这样的灾难性事件。”
 
“我还是原来的我,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只唯实。”10年弹指一挥间,钟南山的这句心声,恐怕同样会在当年那个“对手”的心中产生共鸣。作为app家,当年处于风口浪尖的洪涛又何尝不是如此。
 
《明升中国app报》 (2013-04-12 第10版 SARS十年)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