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少,但教课好,高校教师能否评上职称?近日,烟台一所高校试行“教学型教授”引发热议。记者采访发现,多数高校职称评审仍按照一个包含论文、课题等的量化指标体系操作,一些高校的青年教师从助教到教授,至少要发20篇核心期刊论文,最多甚至达上百篇。
一线教师讲课多,评职称却倒数第一
虽然这学期每周要上30节课,对学生也认真负责,但因为没有一篇发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这学期期末,山东省城一家高职院校的青年助教李小琳(化名)在教师评定中仍然评了倒数第一。
日照一家职业技术学院的年轻讲师胡静(化名)说,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其实是一个包含论文、课题等的量化指标体系。
省城一所理工类院校的博士生导师说,在他们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57岁“高龄”依然是一位大学讲师。因为讲课能力强,他很受学生欢迎,而且还多次被邀请到全国各大高校去授课。由于忙于上课教学,忽略了科研成果,至今也没有评上副教授,许多他教过的学生,因为懂得积累评职称用的学术“指标”,甚至比他“爬得快”。
这位博导说,他1989年从山东大学毕业后应聘为高校讲师,到2000年评上副教授,其间在各种期刊、学报累计发表论文10篇,出书三本,11年才晋升了一个职称。
平均每年要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
从助理讲师到教授,到底需要多少年、多少篇论文和课题?记者采访多个高校获悉,高校评职称,不仅有省里定的标准,还有高校内部确定的标准,甚至还要看领导的喜好,再分批次申报,通过省教育厅确认,标准和时间并不统一。
国内一所211重点高校的行政工作人员说,评职称需要提供最近三年发表过的论文,在最新的职称评定公示中,他发现从助教到讲师,平均每年至少要有两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过的论文,换句话说,仅这个环节就需要六篇以上论文。从讲师到副教授,又是六篇,从副教授再到教授还需要六篇,而且多多益善。如果今年评不上,明年继续评,那么三年前发表的论文就作废了。
“由于竞争激烈,一些高校从助教最终晋升到教授,最多要发上百篇。”明升中国教育app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科研成果和授课能力是两码事,也是两个容易冲突的方面吧。”上述博导感慨道。
胡静则认为,论文中真正的学术含量其实不一定很大。“在我们单位,评职称看的是论文发表的数量及论文发表期刊的档次,至于论文在讲什么内容,评审时很少有人看,有的高校在评审职称时,甚至只要求提供论文封面和目录的复印件。”
通常情况下,论文发表在哪个级别的期刊上,与论文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近两年,论文发表明码标价,高级别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未必质量高。记者了解到,一两万元“购买”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已是业内的平均价格。
论文多也不保险,还得找评委拉票
至于课题,有教师评价说,评审多看重教师拿到多少课题,而不是课题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上述博导告诉记者,由于学校名额限制,评职称除了完成论文和课题“硬指标”外,还要人脉广。“比如今年只有十个教授名额,即使你比往年评上同级职称的总分高或者发表的科研成果多,也不一定管用,在学校评委投票环节,人脉广、人缘好的候选人更有优势。”
胡静说,如此学术评议的结果就是,促使一些高校教师找关系发表一些科研价值不是很高的论文论著,在职称评审时再托熟人找评委拉票。
对此,李小琳无奈地说,她很希望学校的评审能来听听她上课,但遗憾的是,评职称很少看课堂教学。胡静除了每天给学生上课,剩下的精力就都用于写论文、四处求人发论文。
行政人员“权力”大,反能轻松评教授
曾经愤然表示“永不候选院士”的北京大学明升m88app学院原院长饶毅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评选院士时,有些候选人因为学术以外的原因被“干掉”。“我1995年回国时,参加过明升中国自然app基金的一个工作讨论,其中就讨论到一个app家的课题,然后我就听参评的人告诉我,这个人的丈夫刚刚去世,意思是得适当照顾照顾、安慰一下。我说我们讨论一个人是不是好的app家,首先就要去看他的科研成就、教学水平,但现在课题的申报和评审的很多因素与app无关。”
山东师范大学一位教授表示,在现行“指标论英雄”的职称评价体系中,一些行政人员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能轻松评上教授,对认真花费大量时间钻研学术的教师来说是一种不公。
储朝晖认为,高校教师评职称拼“指标”和关系,仅是教育行政化的一个缩影,因为一切行政办教育的结果都是简单化、指标化对待教育,而专业的学术评价则被淡化。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