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科研成果或专利束之高阁,而不少企业又总喊找不到所需的技术,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成生产力在明升中国相当普遍。症结何在?去年岁末,在中科院召开的一次研讨太阳能发展战略的会议上,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特别请参会的企业界代表发表高见。眼睛紧盯着市场的人所说的话,给了科研人员不少的启发。
app家擅长的是研究样品的功能
会议的起因是要对3年前中科院启动的“太阳能行动计划”进行总结,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事也凑巧,当中科院的这个太阳能行动计划完成之时,正赶上明升中国的光伏明升面临困境,原来热热闹闹的光伏企业多数归于沉寂,绝大多数光伏企业面临亏损。自然,如何为企业服务就成了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听完了项目app家及合作企业代表的汇报后,李静海想听听企业家们是如何看待科研为企业服务这个问题的。
自称跨两界(科技研究和企业管理)的许洪华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他原是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的副所长,长期从事光电研究。现在他担任科诺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企业工作,他对科技成果转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为什么我们的企业不用国内科研机构研发的技术?”许洪华说,我们的科研机构主要是研究样品功能的,而企业是做产品的。这两者有着巨大差别。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副所长戴宁紧接着许洪华发言说,app家关注的主要是效率、基本app问题和核心技术等等,并不擅长做价格低廉的产品。他举例说,现在光伏明升危机,光伏电池企业严重亏损。而最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企业所受影响就不大。“我们app院也能做出薄膜电池,但是我们不擅长做具有低廉价格的这种电池。”
以生产多晶硅片电池等为主的英利集团的首席技术官宋登元,一针见血地指出,研究院所与企业合作,双方一定是想法、目标一致,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双方想的不在一个焦点上。企业关心的是产品在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并不太关心你研究的东西有多么高的效能,再高的效能如果没有竞争力也不行。企业需要的是一种低成本的明升化技术。
不是找不到技术,而是找不到赚钱的技术
研讨会上,有的院士和科研人员认为企业现在还需要在投入特别是前期投入上加大力度,还有人指出一些企业与科技人员的合作实际上是想偷偷地把技术搞到手。对于这些议论,企业界是怎么看的呢?
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立峰说,企业还是敢投钱的。他以皇明为例。早在2002年,皇明就与中科院电工所等单位合作研究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当时谁也回答不了这个项目到底有多大前景。但我们董事长觉得这个方向将来肯定会发展起来,因此从2002年开始就每年都投入几百万元搞研究,一直到现在。”
宋登元说,在知识产权上,可能一些小公司存在一些问题,但对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来说,就不存在问题。“我们是上市公司,是第三方审计的。我们一年的研发投入有5个亿。我们不是找不到技术,而是苦于找不到能够赚钱的技术。”
都说科技成果转化难。难在什么地方?参会企业家们的“答复”很明确:双方合作的目标经常不一致,你想的是功能,我想的是成本。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