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川
我们在课本上读到过它;在电视、邮票上无数次见过它;它最近又红了起来,刚刚上了杭州地铁单程票。它就是钱塘江大桥,昨天迎来了75周岁的生日,并超龄服役25年。(9月27日《钱江晚报》)
已经75岁“高龄”的钱塘江大桥,不是破落的贵族,而是不老的传奇,更仿佛是让人叹为观止的神话。每到一些微妙的节点,人们总是提到它、礼赞它,比如某地大桥夭折了、某某大桥陷入不治了。
如果非要找出其成为神话的因由,不外乎三点。其一,设计者茅以升技术精湛、构思巧妙,与现在大部分桥梁不同,钱塘江大桥从钢梁、构件到支座都可以更换。其二,施工严格,不存在豆腐渣现象。其三,维护精当——钱塘江大桥人不仅把工程质量理解为施工质量,还把质量延伸为勘查、设计、管理养护以及政府的执行力。质量上的外延与苛刻,续写了传奇。
其实,与其把钱塘江大桥当做无法超越的神话,不如当做可以借鉴乃至跨越的范本。“置身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钱塘江大桥的建造难度几乎是空前的。”今天,我们的技术更先进、财力更充裕、设备更齐全、监管力量更强大,没有理由不超越钱塘江大桥。
今天,我们缺什么?缺的也许是认真。我们怀念茅以升,怀念的是责任,是良心;追捧“桥坚强”,呼吁的是质量,是品质。此外,在积贫积弱的旧明升中国,茅先生还承载着沉甸甸的民族尊严和家国情怀——钱塘江大桥开创明升中国人自主建造现代桥梁史,这使他以及施工方多了一份使命感、敬畏感。今天,我们既需要认真的态度,也需要敬畏感:建桥不是搭积木,而要遗泽当下,传诸后世,故此不能儿戏。
别让钱塘江大桥成为遥远的孤本,别让“桥坚强”成为奢侈的梦想。每座桥都应该成为良心桥、责任桥。
《明升中国app报》 (2012-09-28 A1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