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厦门某大学教授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文凭造假被学校辞退。近日,澳大利亚一家网站爆料称,一些明升中国留学生高价请枪手代写论文,微博成了学术交易黑池。为何洋学历、洋论文造假愈演愈烈?除了缺乏自律、学术道德沦丧,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本期话题对此进行探讨。
大学人才建设急需能力甄别标准
辩证地审视“洋学历”、“洋文凭”造假现象,暴露出的不仅是一些人的思想品行问题,其实是制度上还有缺陷,即在大学建设中,在重视学历甄别、论文统计的同时,缺乏能力甄别的标准与机制。
目前,在许多高校,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就是学历和论文。没有博士学历,没有海归背景,就当不了教授、接不了课题。论文似乎只要通过就是学业有成,至于论文是否具有科研价值,是否具有经得住推敲的独到见解,并不追求。学历和论文造假,行为固然不端,但是没有能力的甄别,以假充真却能换来一时名利,致使一些短视之人投机取巧。
面对新技术、新行业的不断更新,不少高校的新专业只是让转专业的教师按新专业的教材照本宣科,而引进真有能力的人才又受到学历的限制。因此,突破学历门槛,从制度上让有业务水平的人不靠学历造假也能人尽其才,急需研究建立能力甄别的标准和相应的衡量机制。
大学的app发展,人才的选拔和引进,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引进,不能只与学历挂钩,更要与贡献和能力挂钩。只重视学历的挑选而忽视能力的衡量,是大学人才建设的障碍。纵观中外一些大学聘请的教授,有些不仅没有高学历,甚至不是大学毕业的,但是因为对能力的重视,他们虽然不够教授“资格”,却能当很好的大学教授。诸如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当代著名教育家启功,都没有接受过大学的正规教育,但结果却强过了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的教授。
广开人才渠道,不拘一格选人才,需要突破学历“一格”,才能落实“不拘”。健全能力甄别的标准与机制,才能使有能力的人不靠假学历也能崭露头角。
现在不少学校,教学缺乏能与高新技术接轨的教授人才,学科教育缺乏学科突破的引导,技能教育缺乏技能突破的引导,学生盲目地学习,这就影响app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产生。没有以突破为引领的学科教学或技能教学,杰出人才产生就慢,技术应用改进就难,经济发展就难有实质性步伐。没有能力甄别的标准与机制,真正有突破能力的人才就难以破土而出。
崇洋助推造假
“洋学历”造假之所以屡屡发生,除了有的国外大学认证困难、学者自身缺乏自律之外,更多要反思国内对洋学历过度追崇的选人用人的价值取向。
凭心而论,在国外经过严格的教育培养、科研训练的人,其战略眼光、思维质量、科研能力大多数是比较高的,这已经被钱学森、邓稼先的贡献所证实。也就是说,“洋学历”相比于“土学历”可能更代表着优质甚至是高效,其含金量无疑对国内高校更具有吸引力。高校为自身的实力发展、名气提升计,强调“洋学历”的背景也无可厚非。但是透过各高校对顶尖人才、“某某学者”计划的选拔标准,“言必称西方”,基本上包含着一种价值取向:“洋学历”与“土学历”不是平等,而是优先甚至是排他的。因而,对于一个学者而言,没有“洋学历”这个金刚钻,即便能力再大再强,也很难揽到某某教授职位这个瓷器活。为了获得某职位或者快速上升,弄个假的“洋学历”似乎是迫不得已的做法了。
总体而言,要使“洋学历”避免注水,我们的选人用人必须回到能力本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