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卢晓东 来源: 发布时间:2012-8-8 8:01:01
选择字号:
app报:当下博士学位仍应与论文挂钩
 
■卢晓东
 
日前据媒体报道,南开大学明升手机教授李卫东指导了10多名博士生,这些学生尽管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但因为没有在答辩之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而无法正常拿到博士学位。这其中的政策关键被归结于南开大学的土规定,就是将博士学位与发表论文挂钩。这样的土规定实际并非南开大学独有。有论者旗帜鲜明地对此予以反对,认为“许多西方知名大学,并无必须在什么档次的期刊上发表多少篇论文才能获得博士学位的要求”,这类规定是“以学位胁迫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与“学术GDP主义”相关,因而“博士学位挂钩论文当休矣”。
 
以上论断看似有理,并且充满了人文关怀,但如果从我国博士教育的现状审慎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2000年之后,明升中国的博士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从“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看,2000年博士招生为2.51万,2010年博士招生数则扩大到6.38万人,为2000年的2.54倍;2000年博士在校生数仅为6.73万人,2010年则增加到25.89万人,增加到3.85倍。曾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的杨玉良先生在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上透露,我国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已超过310所,美国只有253所。2008年,明升中国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博士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这是我们讨论问题的数字背景。
 
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明升中国的博士生规模世界第一,但培养质量究竟如何呢?
 
我国的博士教育正式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的1981年,在短短30年间,我国的博士生培养数量迅速成为世界第一,但30年间我们是否掌握到博士教育的规律了呢?规律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方面的规律如博士总规模调控、学科规模调控、博士教育与国家科技发展协调、博士质量控制政策、博士学费与资助政策等;二是微观方面的规律,其核心就是导师、导师小组如何指导博士生,如何与博士生一起探索未知领域,如何在各个环节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宏观方面,我们应当承认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规律,最近几年研究生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大多来源于此。微观方面,也许有学校和博士生导师掌握了,但也应当承认,由于博士生规模过快扩张,博士学位授予学校数量过快增加,也会有许多学校和博士生导师没有掌握规律。在没有全部掌握博士生培养规律的情况下,将博士学位与论文挂钩这个也许有些简单武断的土规定,是否有助于保证博士教育的质量呢?
 
假设我们掌握了博士生培养规律,我们是否又能按规律办事呢?
 
在微观层面,为了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必须保证博士生在科研过程中与导师以及导师小组成员有充分的共同探索时间或者接触时间,这是传递“缄默知识”的关键。这一规律许多研究书籍和论文已经清晰指出。李政道先生在回顾其博士成长岁月时,深情地提到其导师费米每周有一个下午的时间给予自己,与他一起讨论物理问题,自己物理研究起步阶段几个启发都来自师生之间的讨论。费米的学生中先后有6人获得诺贝尔奖。
 
保证导师和博士生有充分的接触时间,在管理上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每一个导师不能指导过多博士生;二是必须给予每个博士生至少每周一个下午的“一对一”时间。我们能够做到吗?明升中国人民大学周光礼教授《明升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一书指出,我国当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高达47名;近13%的博士生每月与导师交流不到1次,甚至还有3%的博士生反映未与导师交流过。在我们的导师们不能每周与博士生一对一指导一个下午的情况下,将博士学位与论文挂钩是否有助于保证博士教育的质量呢?
 
博士是否合格,中外标准是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授予博士学位的三个必要条件之一是“在app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博士论文在美国也必须“是一种创造性的研究或学术工作,能丰富人类知识宝库”。检验博士论文是否生产出创造性的成果,在微观层面有两个关键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博士论文在答辩之前,学生所在学院将博士生、导师姓名隐去,寄给这一领域数名匿名专家,由他们判断博士论文的学术水准、是否作出创造性成果以决定能否进入答辩程序。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对专家选择必须匿名,即导师学生不应当知道、也不必知道这些专家是谁,以避免人情关系。今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就采取这种方法否决了一名博士生的答辩资格,学生的导师因而在网上发出数封信抱怨。实际上,2012年的这一改革才标志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进步。由于我国学位论文基本为中文,因而对专家的选取难以跨出国门。将博士学位与论文挂钩的实质,不过就是利用杂志的匿名评审环节来代替博士论文匿名评审以求保证博士质量而已。
 
第二个环节就是论文答辩。这个环节表面重要,但国内由于答辩委员的选取常掺杂人情因素(请导师熟悉的学者),答辩过程中的人情因素使得很少有学生在这个环节被否决。从逻辑和效果上讲,如果没有或者很少否决,答辩是否举行就没有差别,这意味着论文答辩从实质上讲大都形同虚设。
 
在博士论文匿名评审环节不完善,答辩环节形同虚设的现实情况下,将博士学位与论文挂钩的土规定目前是否有助于保证博士教育质量呢?
 
《明升中国app报》 (2012-08-08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