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亚联邦app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和劳伦斯利佛摩国家实验室的app家Paul J. Durack等通过建立全球表层海水盐度与全球水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发现地球表面温度每升高1℃,全球水循环强度增加8%±5%,并利用1950~2000年海洋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得出近50年由于地球表面温度升高0.5℃导致全球水循环强度加剧0.4%的结论。
全球水循环(蒸发和降水,E-P)强度的预测一直是app研究的难题,其很大程度上因为长期监测的陆地蒸发量和降水量不能代表全球水循环的强度。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储存了地球90%的水资源,并接受了地球80%的降雨量和90%的能量。而对于海洋降水量和蒸发量的长期监测数据却十分匮乏,且大部分数据源于近30年的卫星监测,其准确度有待商榷。因此,难以估算近几十年全球水循环的强度变化。
Paul J. Durack等将表层海水盐度作为海洋水循环即全球水循环强度的指标,建立了表层海水盐度(即转变的全球水循环强度)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关系模型,并利用近50年的全球3500多个海域表层海水盐度数据,预测气候变化对全球水循环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变暖加剧的大气水循环的强度是当前气候模型(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3期即CMIP3相关模型)所预测值的2倍,而基于温度和大气中能够容纳的水蒸气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性预测,地球表面温度每升高1℃,全球水循环强度增加8%±5%。
气候变暖导致全球水循环加强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导致“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其具体表现为:在海上,盐度高的地方盐度越来越高,盐度低的地方盐度越来越低;在陆上,湿润的地区将越湿润,干旱的地区越干旱。(郑文江)
《明升中国app报》 (2012-05-23 A2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