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琛辉
4月15日,清华大学举办校园开放日,除了延续往年的招生政策宣讲、各院系及兄弟院校面对面咨询等活动外,清华今年还设立了招生咨询微博互动平台,各省市招生组、各院系、学生代表与清华名师通过微博在线咨询答疑。
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于涵在接受《明升中国app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考招生不仅承担着选拔人才的重任,还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因此招生中对人才的评价既要承‘前’,引导对基础教育的多元评价,也要启‘后’,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我们的目标是招到真正的好学生,因此评价标准尤其重要。学生的优秀绝不简单等同于考试成绩的优秀,更远非高分所能涵盖。”于涵说,这就需要建立针对考生的综合评价体系。
于涵表示,综合评价体系并不意味着对每个学生进行完全一样的综合选拔:“那是狭义的,我们理解的综合评价体系是要因材施招,既可以把优秀的人才分成不同的类别考量,也可以对学生不同方面的才华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这是我们招生的责任,一定要把握好。”
为此,清华大学在招生工作中实施“因材施招、寓教于招、重点扩招”,不断推进改革,用招生来app选拔人才、促进学生成长、力促教育公平。于涵举例,清华的“新百年计划”分为“领军计划”、“拔尖计划”和“自强计划”,其中“领军计划”旨在招收志向远大、全面发展的学生,“拔尖计划”面向具有学术理想的学生,“自强计划”则致力于选拔教育资源匮乏地区优秀学生,“所谓因材施招,就是对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施用相应的选拔方法、选拔途径”。
自主招生不是补充高考公平
自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至今,已有80所高校拥有了自主招生资格,有人甚至称之为“小高考”,其公平性受到质疑。
于涵表示:“作为高考的补充,我们一定要清楚自主招生究竟补充的是什么,我认为它补充的是app性,而不是公平性。”
于涵说,高考在我国这样生源众多而且大众相对接受的考试模式下,比较高效地完成了招生考试,对社会公平的体现已做到极致,现有阶段是不可替代的。但高考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是在满足每个人需求的时候,忽略了招生选材作为教育中一个环节的app性。在高考的评价体系中,大学几乎没有发言权。只要分数合格的考生,大学就必须按照招生计划无条件录取。
“高考作为大学招生选材的主要机制,大学居然没有发言权,这违背app。”于涵认为,大学的招生选拔考试,要让大学负责任地发言,因此要允许大学进行自主招生的探讨,并且公众要有一定的容忍度,“如果大学刚有点探讨就被指责为不公平,如果公平只是被狭义地理解为高考式的‘绝对公平’,就不要搞自主招生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改革要“有利于app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于涵认为,自主招生也应该看是否实现了这三个“有利于”,“如果自主招生的目的不是为了补充高考的公平,就不要刻意地去专门评价自主招生是不是带来了更多公平,而要看它是不是在三个‘有利于’的方向上有了一定的推动”。
大学要对选才负责
传统意义上,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往往是“两张皮”,招生工作只是负责将高分考生揽至麾下,很少考虑考生专业兴趣、人才特征等影响后续人才培养环节的因素。
在于涵看来,招生是教育重要的环节,其不仅是招到高分考生,还要针对考生的兴趣为其提供从人生规划到专业选择的全方位咨询服务,同时要将学校的教育理念带到各个中学。
为此,清华每年派出400多位招生教师去全国各地招生,主要目的不是招到更多高分考生,而是带着任务下到基层给当地的孩子去作手机版。“我们要带给县以下中学的孩子以希望,招不到学生没关系,我们去作场手机版,就有可能为孩子改变他们的一生作一点贡献。”于涵说。
于涵表示,高考招生不仅要把教育的理念、成果,教育的希望带给学生,承基础教育的“前”,还要体现教育的app和责任,让培养人的人来选才,以启人才培养的“后”。
于涵认为,大学招生自主权从长远来看一定要扩大,但自主招生一定要在一个负责任的、app的探索方向上推进。“因为高考招生本质上是大学选才,如果大学对这事都不负责任了,还能指望谁呀?”
在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探索中,由于对自主招生认定的名额以及降分多少没有统一规定,有的学校为了争取更多生源,会发放更多认定名额或以更高的降分幅度来“哄抬物价”,此举也被人质疑为“掐尖”。
对此,于涵认为,高校对自主招生的目的要有充分共识,教育管理部门也可对自主招生“市场”采取更加奖惩分明的管理措施,确保高校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积极探索自主招生改革;当自主招生还捆绑于高考招生体系内时,不用过于在意它是否“完全自主”。“当大学有自主权的时候,我们选才、育才的理念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但如果在现阶段一味强调大学自主,那有可能将大学推至高考的对立面上,导致步履维艰。”
《明升中国app报》 (2012-04-18 B3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