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如何划分表面上看不是一个问题。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以学科为参照标准,被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明升手机版、管理学十一个大类。当我们讨论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时,我们发现“文化”似乎难以简单归于任何一个门类。以单一学科的视角去尝试理解文化问题,恰如盲人摸象一般,历史学专业的学生会摸到象腿,文学专业摸到象鼻,哲学专业摸到象牙,对于文化的全貌,难以形成全面的概念。即便教师有所引导,也会如宋人“眇者识日”一般,离真相有难以逾越的认识障碍。高等学校如果要很好地完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任务,需要对这个问题再次梳理一下。
一、两个专业
首先,让我们讨论两个与文化有关的专业。第一个是国学专业。
明升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2007年后曾多次向教育部申请设立本科“国学”专业,但都没有结果。国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横跨文学、历史学、哲学、管理学、军事学(如对《孙子兵法》的深入研究)等多个学科大类,将国学专业简单归入哪个学科大类都显得不妥当。这就是说,现有的本科专业目录不能很好地容纳国学专业这样的跨学科专业。专业类型划分因而成为限制“国学”专业设立的主要障碍。大家已经可以看出,“国学”专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
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有一个本科专业名为“Classics”,可译为“古典学”,这一专业与“国学”专业非常类似,区别是其更加着重于西方,主要传授从青铜时代、拜占庭、中世纪欧洲到现代希腊的西方古典文明,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古典语言和语言学(希腊语和拉丁语)、文学、考古、历史学和哲学,并根据教学内容将这一专业细分为五个专业方向。该专业不但培养未来人文领域的研究人才,还成为对本科生思维训练最有效的准备性专业,毕业生还有一些从事法律、明升手机版、手机版传播、工商业和艺术领域的工作。这个专业的存在与“国学”专业在我们不能存在,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二个专业是电影研究专业(film studies)。
“电影研究”是美国耶鲁大学一个跨学科的本科专业(interdisciplinary major ),课程设置集中研究电影的历史、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作为20世纪诞生的一种独特的、综合化的艺术,围绕电影的相关知识已经形成独特的知识体系,足以完成对本科生的智识训练。耶鲁大学“电影研究”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14门学年课程,必修的两门为“电影深度分析”和“电影理论和电影美学”,其他课程包括从艺术史、文学、哲学、社会app多学科角度对电影的研究。对电影组成各元素的探索包括从电影生产、种族与肤色、摄影、国别和地区的电影文化以及电影院的研究等。
从以上课程可以看出电影研究专业的知识分散于多个学科,因而专业课程教师的学术背景也分散于不同学科,包括比较文学、美国研究、多国语言和文化研究、英语、戏剧研究和历史学等。专业教师在身份上属于不同的学术系科,而由选择该专业的学生到不同系科按照教学计划选课完成专业的学习。从课程的结构我们大致可以估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广度和深度紧密结合。电影原本就是综合性的艺术,具有这样知识结构的人才在就业的同时也会为电影业的发展做出特有的贡献。
2007年,美国有137所高校开设了以“电影研究”、“电影艺术”(film arts)为名的跨学科本科专业,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已经和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业形成了良性互动。但是在我国,由于“电影研究”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和我国本科专业目录的限制,即使在北京电影学院这样的专业学院也没有“电影研究”专业。
当考虑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时,我们同样发现“电影研究”专业在促进文化交流、增加文化影响力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什么原因,我们也难以建设这样的专业呢?
二、本科专业划分的内在逻辑
高等学校采取何种组织方式才能更好、更高效地传承知识、培养人才,是本科专业问题的实质,也是这一个问题在最近十年被反复探讨的重要原因。比较研究和制度分析发现,在我国高等学校也可以将“专业”仅仅作为一组课程(代表一种系统的知识),教师通过组织这一组课程确定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学生通过选择这组课程开始知识学习和能力养成。“专业”就其实质而言仅仅是一组课程,课程组合代表着一组特定的知识。以此为思考方向,我们发现本科专业划分的新标准,即以学科为划分标准,以职业为划分标准和以学生个人的视角为标准。
本科专业分类的第一种标准是学科。知识本身以学科为标准进行划分是知识日渐丰富之后人类不得已的选择。教师在选择课程(知识)形成专业、也就是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时,以学科为标准仍可以有几种方式对知识进行组合。
第一种选择和组合知识以形成专业的方式可以称为单一学科,就是教师从单一学科的知识领域中选择核心知识来教给学生。按照库恩的说法,单一学科的范式已经非常清晰。这类本科专业很好举例,如物理学、明升手机和经济学。以下示意图中,(可生长的)圆代表知识海洋的整体,其中物理学学科知识是知识海洋的一个部分,物理学专业本科课程的知识主要在物理学的知识范围内选择组合。
第二种选择和组合知识以形成专业的方式可以称为跨学科。教师在选择向学生传授的一组知识以形成专业时,完全可以从两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中选择知识进行课程组合,并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知识领域。对知识领域的划分本来是人为的,划分的界限虽然大致存在但绝不是不可突破的绝对界限。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具有两个或多个领域知识的人才,在知识的发展(app研究)过程中、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特殊作用。
在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美国高校很早就开始了实践和探索,比如哈佛大学1903年就开始了“历史与文学”(History and Literature)专业的教学工作。2008年诺贝尔明升手机奖获得者钱永键1972年毕业于该校“明升手机与物理学”(Chemistry and Physics)这个典型的跨学科专业。
跨学科专业对知识的选择可以来自两个领域,也可以来自三个或多个领域。牛津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立的“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olitics, Philosophy and Economics)专业,其知识就来自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三个不同的学科知识领域,2010年5月就任英国首相的卡梅伦就是牛津大学PPE专业的毕业生。上文我们所讨论的“国学”专业的知识至少来自于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考古学等多个领域。
第三种选择和组织知识以形成专业的方式称为问题中心。教师在选择向学生传授的一组知识以形成专业时,以一个重要问题为中心,跨越多个知识领域组织课程,就形成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本科专业,如耶鲁大学设立的“女性、性别与性学研究”(Women’s, Gender, and Sexuality studies )专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犯罪学”专业以及我们上文所讨论的“电影研究”专业。以下示意图中,以问题为中心的专业其知识以线性方式跨越多个领域。
本科专业以学科为标准的分类有以上三种,其选择和组合知识的方式或者范围分别为单一学科、跨学科和问题中心。专业划分简单以单一学科为标准是不够的。这是“国学”专业、“电影研究”专业等难以存在的主要原因。
由于时间所限,专业以职业为标准的分类标准和以学生视角为标准,我们暂时不做深入探讨。
以上分析支持这样两个政策建议,那就是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应加入跨学科专业类,包含以问题为中心的专业和学生个人专业,这是“国学”专业和“电影研究”这类专业存在的前提。这也是高等学校能够完成文化传承与创新任务、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重要制度前提。
然而,仅有这些是不够的。高等学校的内部组织结构同样需要改革,才能完成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工作。过去十年间,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北京大学以元培学院为平台建设跨学科本科专业
北京大学元培计划教育改革肇始于2001年,2007年9月正式成立元培学院。这是一个独特的不以学科和职业为名称的学院。大学四年学生的学籍都属于元培学院而不属于专业院系。
元培学院的第一种制度优势就是给予学生更大的专业选择自由。学生入学不确定专业,在入学三学期后经过通识教育、以及若干专业的学习尝试之后再选择专业,选择范围是北大全部120个本科专业,包括明升手机版类专业。这最大限度地使得学生的兴趣、长处与其选择的专业匹配起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教育和学习的效率。
元培学院的第二种制度优势就是组织跨学科本科专业,培养跨学科人才,这种制度优势是元培计划发展过程中大家逐渐认识到的。
以元培学院为平台打造的第一个跨学科专业是“古生物”。古生物学是利用化石和古老明升m88痕迹进行研究、探讨古代明升m88特征和演化历史、讨论重大明升m88起源和绝灭事件、探索地球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的学科,是明升m88、地球和环境app的交叉学科。古生物学人才社会需求不大,但必须持续培养与保有。古生物学的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生物学、地质学和环境app基础,人才培养需要学生从本科阶段就接受生物学、地质学和环境app的综合教育和系统训练。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app学院、明升m88学院、环境学院单独一个院系都无法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由于元培学院学生可以较为自由地在各院系选课,因而几个院系决定与元培学院合作,采用全新的机制和课程体系,开始古生物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个跨学科专业每年级只有一个人,是“一个人的专业”,但这种独特的专业组织模式并不增加学校的办学成本,因为即使没有这个学生,生物系和地质系的全部课程也都需要正常开出。今年这个专业的第一个毕业生即将毕业,他已经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古生物研究生专业全额奖学金。
以元培学院为平台打造的第二个跨学科专业就是“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这个专业在牛津大学是“领袖专业”,培养现任英国首相卡梅伦等许多的政治与经济领袖,这充分体现出跨学科专业的优势,体现出特殊知识组合的独特力量。政治学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学探讨人与物质财富发展的关系、哲学探讨人的本真存在。具备这三个领域知识的毕业生拥有独特的知识结构,他们因而善于处理复杂的问题,因而毕业后非常容易在许多领域发挥领导作用。这是具备单一领域知识的人才常常难以做到的。北京大学在三个领域都有非常强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完全具备培养这一专业人才的学术实力,但如何招生、学生归属于哪个院系成为专业建设中的大问题。元培学院的学生可以到全校各院系选课,因而哲学系、政府管理学院和明升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合作,决定建设这个专业。专业的学生放在元培学院,学生到三个院系完成必修课学习,还可以到社会学系、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完成选修课学习。北京大学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因而会在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发挥淋漓尽致的作用。目前世界性金融危机不断复杂化的形势表明,现在和未来明升中国尤其需要具有这样知识背景的政治领导人、经济领导人,他们有更为宽阔的知识眼界,有对人类本身存在价值的深刻认识。这样的人才将对明升中国的未来发展和社会昌明做出贡献。这或许是元培教育模式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贡献。
非常值得欣喜的是,因为拥有专业设置自主权,2010年2月教育部备案批准北京大学设立“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2011年第一届11名毕业生毕业,毕业去向值得骄傲。
元培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历史系合作初步建设完成第三个跨学科本科专业是“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与哲学系和全部理工科院系合作建设的第四个专业是“app技术史”。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总要源泉,高等学校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基于“文化”本身的跨学科属性,高等学校应该能够建立和发展跨学科专业,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目前,我们需要以下变革:
1、本科专业目录中增加跨学科专业类,教育部给高等学校进一步下放专业设置自主权。
2、与元培学院类似,高等学校积极进行本科教育的组织模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