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文化体制改革等问题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在文化发展与繁荣上,科技是重要的助推器,其作用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但多年来,我国在科技与文化的共同发展方面,也照样存在“两张皮”现象。
本期“两会话题”聚焦“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问题,邀请政协委员就此展开探讨。
■本报记者 李芸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可以说一直在与“文化”打交道,但说起“科技”话题时,周和平照样侃侃而谈。
从造纸术、印刷术到现代互联网技术,从京杭大运河的生态、文化功能到科技与文化的共生互荣,涉及的话题足以看出周和平一直对科技多有关注与思考。在他看来,“科技与文化从来都是相互融合的,从大的概念上讲,科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文化是体 科技为酶
无需赘述,一个国家的科技史是这个国家文化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科技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智慧的积累,是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科技的进步内生于文化的发展,而同时,科技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又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周和平说。
远古时代,知识的传播只能依赖于口口相传,于是知识难以长期积累、信息无法有效传播,文化发展相应迟缓。
文字的诞生,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的进程;宋代以来,印刷术又使文化知识的大规模复制和拓展成为可能,西方文化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周和平笑言:“如果没有印刷术,西方文艺复兴的时间表可能要推后。”
20世纪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周和平说:“基于图书馆‘采、编、检、流’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传统的手工业务逐步实现了电子化;计算机应用从单机向局域网、并向互联网的发展,使图书馆信息化从局部走向整体,走向整个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图书馆的业务有了质的飞跃,让文化的传播更为深远。”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如此描述科技对文化的促进作用。周和平说:“文化事业进步需要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文化是体、科技为酶,科技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催化剂。”
文化行业的科研不应留白
“若干历史事实已证明科技对文化的助推作用,但现代社会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反倒不如从前。我们一提到科技,就说创新,往往忽视了创新成果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在文化行业,转化率尤其低。”周和平表示,“中央财政有关科技方面的经费支出每年有上千亿元,但目前仍没有明确建立文化行业科研工作专项经费,文化行业的科研工作仍很薄弱,亟待加强。”
周和平认为,围绕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文化行业的科技应用迫切需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存储和传播。
首先是加大对各类型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换,特别是传统文献典籍数字化、文物数字化、活态艺术资源数字化,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建立有关中华民族重要事件和重要任务的“明升中国记忆”资源库,形成分布式海量传统文化资源数据库,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我们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属于‘艺随人走’,我们完全可以用数字化的手段留下许多珍贵的资料。这是所谓的‘存储’。”周和平说。
其次,传播则是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支持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等的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使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优秀文化资源惠及更广泛的社会公众。
科技成就图书馆发展新业态
科技发展是助力,但有时也是一种挑战。随着电子书、数字出版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数字图书馆。以国图为代表的图书馆行业,该如何应对不断出现的挑战呢?
面对这一问题,周和平十分坦然,他说:“我们要看到信息技术发展的严峻形势,如果图书馆不转变观念,图书馆就会边缘化甚至萎缩;但我们更要看到信息技术为传统图书馆提供的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譬如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发展的新形态,就大大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手段,使图书馆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成为没有围墙、没有边界的信息与知识中心。
应对这一挑战,国图早已布局。1998年国图提出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议,并于2005年开始启动。近些年,各地数字图书馆建设也蓬勃发展。周和平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与任务,也提出要完善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推广,这是明升中国图书馆事业实现越跃式发展的新起点。”
《明升中国app报》 (2012-03-09 A4 两会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