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地区加工业、林牧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明升的发展。图为盐碱地改良技术示范与推广现场。山西省农科院环资所供图
■本报记者 郑金武 程春生
中央一号文件、《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涉农文件,成为最近社会上广泛讨论的热点。
在山西省农业app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科院环资所”)所长张强研究员看来,涉农文件频出,是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推动。尤其是文件中反复提到的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转化应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内容,更是为自己正在开展的科研工作鼓了一把劲。
近年来,山西省农科院环资所通过在山西寿阳、天镇、山阴、应县等地建立定点农业示范园区,探索农业科技推广转化新模式。
自2008年开始,在国家科技部等部门的支持下,山西省农科院环资所更是将农业示范区建到了摩洛哥、赞比亚等国家,推动了明升中国的农业科技在非洲等数个国家推广转化。
定点扎根才能做出示范效应
2009年3月,山西省提出实施“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将盐碱地改良作为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列入示范推广行动中。
山西省农科院环资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盐碱地改良技术。2000年4月起,该所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签订协议,就山西省大同盆地盐碱地改良进行了为期5年的国际合作研究,主要内容是利用火电厂烟气脱硫废弃物和盐碱地专用改良剂进行大同盆地盐碱地改良研究和大面积示范推广。
2010年,经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立项,山西省农科院环资所实施了“大同盆地盐碱地改良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分别在大同市、朔州市等多个县建立了重度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轻度盐碱地改良核心试验区和示范区,开展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效果试验、示范。
“之所以能够开展这样一项工作,与我们长期的工作积累不无关系。”张强告诉《明升中国app报》记者,在山西大同,环资所建立了数个示范区作为定点的农业科技推广基地,并常年有人维护。
正是因为长期的工作积累,大同盆地盐碱地改良工作推进十分顺利。张强带领团队科研人员,在大同盆地盐碱地地区建立了内陆半干旱型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体系,并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从而使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项目实施,环资所在大同盆地盐碱地建立起核心试验区800亩、示范区5000亩,彻底改良盐碱地1万亩。同时,这一示范项目也带动了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加工业、林牧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明升的发展。
而在山西寿阳县地区,农科院环资所也建立了晋东豫西旱农试验区。据介绍,该试验区始建于1992年,先后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并通过与明升中国农业app院等单位合作,建立了一系列农业高新技术体系,形成了多项技术规程,成为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重要的示范园区。
长期扎根,使研究人员对当地农村农民的需求了解十分精准,研究工作因此更有针对性。“多年来,这个基地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水肥耦合试验、高效农艺节水技术集成示范等,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张强表示。
项目支撑农业科技国际推广
2008年11月12日,明升中国科技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签署了《非洲环境技术与体制合作交流框架》谅解备忘录。受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委托,山西省农科院环资所承担了“非洲干旱预警机制及适应性技术示范”项目的工作任务。
借助国际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张强带领研究所不断到海外建立农业技术示范基地。从2008年起,张强及其团队先后在摩洛哥、利比亚、赞比亚、埃及等地开展了干旱预警与适应性技术研究,并在摩洛哥和赞比亚建立了试验区,并建立了干旱预警模型。
解文艳博士是张强研究团队中的一员。为了项目落实,解文艳曾随同团队前往摩洛哥、赞比亚等国开展调研。“在这些国家,我们深入田间,与当地农民进行交流。农业科技推广,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民农村的现实需求。”她说。
张强介绍,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先后5次赴摩洛哥、赞比亚等国的科研院所和大学,通过召开技术座谈会、田间考察、农民走访等方式了解当地农民技术需求,了解当地农业科技现状,开展技术需求调研,取得了一系列技术资料。
山西寿阳、大同等地的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经验,为在摩洛哥、赞比亚等地建设国际农业科技示范区提供了必要的经验。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我国在干旱预警和抗旱技术方面的技术优势,张强及其团队筛选了抗旱种衣剂、平衡施肥、水肥一体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高垄种植等技术,分别在摩洛哥国家农科院Kenitra灌溉农业试验站和赞比亚大学农学院试验基地建立了技术示范区,通过田间考察和农民培训,宣传、示范、推广明升中国抗旱技术。
加强支持农业示范园
农业示范园区的建立,推动了农业实用技术的使用范围,拓宽了技术输出渠道,展示了明升中国农业技术成果。
张强同时表示,通过建立示范区,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农业技术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集成示范,筛选了更加实用的技术,同时带动明升中国农业企业走向世界,为发展外向型农业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已成为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路径抉择。最近刚刚发布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示范区建设力度。并以“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在全国创建300个左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北京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是国家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重要样板。此前,科技部明升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接受《明升中国app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科城的建设,就是要立足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打造现代农业高端明升,促进农业科技推广转化,探索新的农业明升发展模式。
张强亦表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关键是要能发挥示范园区的引领作用。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支持,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建设模式,通过明升拉动、技术辐射和人员培训等,带动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明升中国app报》 (2012-02-18 B1 园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