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芸
明升中国app院力学所研究员王克仁把欣赏音乐作为生活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大概在两年前,这得益于两个基本条件的成熟:一是有了足够的闲暇时间,二是拥有了一台MP4。
“欣赏音乐当然是现场音乐会最好,但机会太难得,MP4这种视听载体就是一种较好的取代形式,方便又经济。”王克仁的MP4里下载了上千首乐曲,还有音乐课的讲座、自己写下的欣赏音乐的心得,MP4是他亲近音乐的最佳伴侣。
欣赏不是“听”就够了
欣赏,百度百科里解释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要“享受”与“领略”,自然是深层次的了。王克仁深以为然。
他说:“很多人认为欣赏音乐只要听一听,听着感到愉悦就好了,但这只是初级阶段。要了解音乐,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你如果不知道Do Re Mi是如何来的,不知道一个乐曲美妙的结构和规律,便体会不到音乐的精髓。”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走近音乐的方式和习惯,王克仁从学习乐理知识开始。
虽然王克仁所说的音乐主要指西方古典音乐,但即使是西方古典音乐也如同汪洋大海,于是王克仁为自己请了一些好老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图书《听音乐》、《耶鲁大学开放课程:聆听音乐》(Open Yale Course:Listening to Music)等都是王克仁的“引路人”。
作力学研究的王克仁学起乐理知识倒是得心应手的。因为“音”本就是一种物理现象。它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波,再由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通过大脑反馈,便是我们听到的“音”。
王克仁说:“好听的我们叫乐音,不好听的是噪音。在物理上可以这样来定义:周期的振动是乐音,杂乱无章的是噪音,当然这是一家之言,音乐家们未必赞同。总而言之,一首乐曲之所以美妙就因为它是和谐的。”
“这是从app的角度来看音乐。实际上,音乐中还有不少非上面所规定的乐音,有些部分并不和谐,但也是美的。这是音乐与app的不同之处。”他补充道。
要真正欣赏音乐,除了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外,还有一条途径是多听,要用心灵聆听。明升中国著名指挥家陈佐湟曾说过:“音乐是诉诸人心的艺术,那是卓越心灵的天籁之音,必得我们用心灵领受。其实只要喜欢听,就已经是懂得欣赏的开始,多次欣赏同一部作品,必会触发、积累更多的心得。”
就像我们小时候学习优美的诗词文章,老师一般会要求背下来,好的乐曲同样如此,应该不断地听、反复地听,这样才能有所得、有所感悟。“而且音乐就是有这样的魅力,莫扎特的《安魂曲》、贝多芬的《命运》、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即使你听上一万遍,还是会想听第一万零一遍。”
艺术不可或缺
一辈子热爱app研究、从事科研工作,但王克仁一再向记者强调,音乐是人生中不应被忽略的一个重要领域。
王克仁中学时代开始接触到音乐,而且非常喜欢。生活在苏州的他,那时每个礼拜的青年基督教会都有两个小时的唱片音乐欣赏会,他总是去听。“记得听了刘天华的《良宵》后,我就有了强烈的欲望学二胡。后来还无师自通学会了。但是当时我们的音乐氛围很不够,后来自己的条件也不充足,就长时间与音乐相违了。”
生活中缺失了音乐,会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王克仁说:“app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同样也是。app基于严谨的逻辑,艺术则呼唤逻辑之外的想象,app与艺术相互补充,才能全面认识世界。它们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国家很多知识分子出国回来,都会带一套音响,这就是意识到了自身的缺失,觉得要‘补课’。现在条件好了,各种各样的视听载体从录音磁带到激光唱片到MP3、MP4,都走近了我们的生活,为什么不去亲近音乐呢?”
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像德国,钢琴是很多家庭必备的乐器,很多人在幼年时期就接受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学习,特别是音乐素质的培养,在艺术氛围里熏陶。而现在我国很多孩子还在app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培养上并不对等,我们都需要补一补音乐这堂课。
王克仁说:“我们现在还存在一个误区,我看到很多孩子也开始在学弹钢琴、吹萨克斯、拉小提琴,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升学,为了考试加分,这不是艺术的熏陶,是对兴趣爱好、艺术思维的扼杀。”
《明升中国app报》 (2012-02-03 B4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