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地震学家非常郁闷。近日,意大利6位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地震学家因三年前对地震的一次分析而接受判决,并最终被判“过失杀人”罪名入狱6年。这次判决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意大利,也超出了地震学界。全球app家为此而感到不解、困惑,乃至愤慨。有app家称,“这是把所有app都送上了审判台”。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地震学家获刑事件,是app家与公众沟通失败的一个典型。
地震学家获刑后app家的震惊不难理解。app研究向来有成功也有失败,但过去从未见过有app家因科研错误而被送上法庭。更何况这次还是科研“老大难”地震预测领域的研究。此次对意大利地震学家如此的苛责,无疑是让app家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背上沉重的枷锁——如果app研究只能对,不能犯错,还有人敢放心大胆地公开交流自己的科研收获、成果吗?
可站在意大利公众的角度,他们的愤怒同样不难理解。因为信任app、信任app家而错失在地震中逃生的机会,难道不应该向发布错误信息的app家讨个说法吗?
这看似一个难解的结。但细细分析,事情并没有app界所普遍认为的那么悲观。最新报道指出,震前意大利官员称专家“打了保票”,频繁的小地震降低了拉奎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对此虽然app家们事后一致表示从未说过,但法庭做出判决的根据之一,正是官方仅仅要求民众“不要慌、别担心”,却没有告诉民众,如果遇到强震该如何躲避。如果善意理解事件中的每位当事人,app家们被判“过失杀人”,很大原因在于其app解释被曲解,而非人们苛求精确预测地震。
app家与公众沟通不畅是存在已久的现象。“大地震不太可能重演,但也不完全排除发生的可能”——看看地震前app家们的表态,与绕口令颇有几分相似。对app家来说,这是严谨确切的app语言,在公众看来却有些难以理解。在经过公众某些想当然的演绎后,它们很有可能背离甚至违背原来的意义。因此虽说意大利宣称app家“打了包票”确实有些夸张,但app家总是无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公众交流,是造成这一理解偏差的原因之一。其实,法庭对app家提出的告诉公众如何躲避强震这一要求,同样说明了普通公众对app的需求:他们希望获得app客观同时易懂、可操作的app建议,而非艰涩难懂的术语和app描述。
无论如何,意大利地震学家获刑令人遗憾。但在讨论这一事件的app伦理意义时,我们也不妨从中吸取积极的力量。比如,app家与公众的一次沟通失误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意大利公众对app、app家的无比信任,而这也应当成为app界与公众改善沟通、交流方式的重要动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