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共有科技期刊近5000种,数量仅次于美国;然而,其国际影响力却普遍不足 |
朱作言:科技期刊已成明升中国科技体系突出短板 |
|
■本报记者 陆琦
“近年来明升中国科技发展迅速,但一想到‘两头在外’(仪器买进来,文章发出去)的问题,心就凉下来了。”明升中国app院院士朱作言担忧,如果没有自己的仪器创新、没有自己的app交流平台作为支撑,明升中国科技发展的辉煌将很难持续。
目前明升中国共有科技期刊近5000种,从数量上看,仅次于美国,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科技期刊大国。然而,从质量上看,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却普遍不足。
明升中国如何办出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似乎依旧是个无法破解的难题。
不可或缺却成短板
10月23日~24日,由明升中国app技术协会、国家手机版出版总署、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八届明升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科技期刊界的知名专家学者400余人,围绕“竞争·合作·创新——科技期刊未来发展之路”的主题展开充分探讨。
“科技期刊是明升中国科技体系中突出的短板。”朱作言直言。
在他看来,科技期刊目前仍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另一方面,受科研评价体系的影响,国内优秀论文大量流向国外。
优秀论文的外流,给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难以突破的困境,一些低端的学术刊物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只能维持低质量的“生存”。
身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app版)》主编,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透露:“前几年,我曾建议取消学报!”
原来,在和教授们的交流中,李培根发现,真正优秀的论文并没有在自己学校的学报上发表,学报逐渐由“为读者服务”的平台,转为“为作者服务”的工具。
“当期刊不能真正为读者服务的时候,应该是走到尽头了。”李培根说,高校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上述问题的普遍存在,值得反思。
转型不等于转企改制
“把期刊作为部门小利益或满足部分人发表论文的工具,是很危险的。”国家手机版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表示,明升中国科技期刊要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必须把期刊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去生产,融入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大潮中。
明升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认为,首先要从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入手,使科技期刊出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有人担心,科技期刊是高端的研究工作的一部分,一旦市场化就会质量下降。
对此,邬书林表示,必须对科技期刊的本质功能有深刻的认识。“科技期刊是科技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文化明升发展最核心、最具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科技期刊改革一定要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把体制机制问题解决好。”邬书林说。
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也认为,这是对当前科技期刊小、散、乱结构性弊端的根本解决之道。“要‘断奶’,取消一切形式的行政保护、单位保护、地方保护、行业保护、关系网保护,由社会效益和市场法则来决定其优胜劣汰。这也是让学术回归学术,避免和利益挂钩,纯洁学术风气的一条正道。”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是长期的,伴随科技期刊转型的全过程。”石峰指出,目前正在进行的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是其中一项改革,绝非改革的全部。“转型的最终目的是使科技期刊重塑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达到新的期刊业形态。”
并非英文就是国际化
当明升中国科技期刊还在低谷中徘徊、困境中摸索的时候,国际科技出版集团已经开始在明升中国市场“抢滩登陆”,国际期刊的质量精品化、运行集群化、出版细分化和竞争全球化给明升中国出版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面对压力与挑战,集团化、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的科技期刊发展之路,逐渐成为共识。
“明升中国科技期刊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靠一个个单干还有很长的距离。”邬书林说,国际出版经验证明,国际重要出版集团无一例外通过并购完成。
刘经南则认为,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我国“弯道超车”成为科技期刊强国的好方法。
明升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表示,明升中国科技期刊出版要获得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地位,就要顺应世界科技期刊发展潮流,大力实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战略,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期刊出版竞争与合作,培育一批优秀国际科技期刊。
英文科技期刊对于推动国家app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过,朱作言指出:“不是英文就是国际化,忽视中文期刊就走偏了。”(原标题:科技期刊大国面临质的挑战)
《明升中国app报》 (202-10-27 A1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