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钟虹 来源:新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2-1-31 16:38:07
选择字号:
名校博士退学后失踪三年 老父寻人只求其报平安
 
在科大读过九年书,与家人失去联系已近三年;师生称他非常优秀但沉迷网络游戏
 
“到了这个时候,对我们家来说,他是不是博士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他还活着,活着就好。”
 
他曾是全家人的骄傲,是父亲打拼的动力,是弟弟的楷模。他被曾经的导师称为科大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同学说他忠厚老实、乐于奉献。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两年来杳无音讯,让年迈的父母饱尝担忧。
 
大年初五、初六,从不用微博的张胡佳为了寻找大哥张胡铭,一连发了三条寻人微博:“可怜天下父母心!跪求帮助!”他的寻人微博,特别注明发给“合肥的朋友”。因为,哥哥张胡铭曾是明升中国科技大学的博士生。
 
弟弟连发三条微博寻人
 
除夕之夜,当很多家庭围坐一起高高兴兴吃团圆饭时,湖北黄梅的张胡佳一家却弥漫着愁云。张胡佳说,大哥“张胡铭”的名字谁也不敢提,全家人心里像揣着一颗定时炸弹,小心翼翼又佯装快乐,生怕破坏了过年的氛围。
 
张胡佳高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了,哥哥在他心里就是“天之骄子”,高不可攀。
 
“大过年的,说句不吉利的话,我们都不知道他是死是活。”张胡佳长叹一口气,“找了他两年,一直没有消息。没办法,听说微博找人容易些,我这才学着用,希望能打听到哥哥的情况。”
 
记者在新浪微博上看到,1月27日中午和下午、1月28日深夜,张胡佳以“张胡铭你在哪”为用户名发布了3条寻人微博:“求助:张胡铭 男 明升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 1976年生于湖北黄梅 特征:右眼上方眉毛下有一5毫米的痣 身高1.70左右 2年未有音信回家,家中老父老母牵肠挂肚。如合肥的朋友看见或有信息,请电:0713-3988227 (家)、13532854457(父) 、13712278445(弟)信息准确者,提供1000元人民币信息费”。
 
“我担心别人看不到,所以连发了三条,希望能够引起注意。”张胡佳声音低沉,“我妈因为没有我哥的消息,精神状态也不好,不知道哭过多少回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亲常年打工供他读书
 
“他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学习也非常自觉,从来不需要我们操心……”电话那头,张胡铭的母亲胡铁娥忍不住哽咽起来。
 
1992年,张胡铭在离家30公里的黄梅一中就读。为了方便学习,张胡铭寄住在县城的大伯家。就在那一年,张胡铭父母双双下岗了。
 
“两个人都没有了饭碗,但日子还得过啊!”胡铁娥告诉记者,当时家里要供养两个孩子读书,还要照顾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没办法,听说到广东打工工资会高点。他爸爸就离乡背井,到广东去了,我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小孩。”
 
胡铁娥说,尽管那时日子过得苦,但苦中有乐。虽然大儿子张胡铭不能经常回来,但总能给他们带来好消息。“他成绩一直都是班上第一,老师和同学常常夸奖他,我们也感到非常骄傲。”
 
记者联系上了远在广东的张父张金平。张金平今年已62岁。1992年至今,他已在广东漂泊了近20年。“再苦再累,看到儿子成才我也高兴。”
 
张金平说,张胡铭曾给了他无限动力,而今想起儿子,却只能感到担忧。“儿子啊,我不知道你在哪里,我只想告诉你,家还是那个家,我们永远是你的家人。”
 
家里曾接到一个蹊跷电话
 
“我比哥哥小5岁,从小我是听着人们对他的夸奖声长大的。”张胡佳说,小时候哥哥很照顾他,但凡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哥哥总会想到先让给他吃。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张胡佳逐渐感觉二人有些疏离。“可能是两个人在学识上相差太多吧,慢慢地话也少了。”
 
2009年5月份,张胡铭曾回家一趟,当时家人并没有感到有何异样。
 
哪知他一走,至今没再踏进家门。“2009年底他就没在家过年,2010年6月份的时候,家里曾经来过一个陌生电话。”张胡佳说,电话那头的人自称是合肥一家会所的工作人员。对方声称,张胡铭在会所工作,不要担心,还提供了一个开头为“133”的手机号,说是张胡铭的联系方式。
 
“会不会是哥哥觉得在外面混得不好,没面子,让别人打电话报个平安呢?”不过后来,当张胡佳按照对方提供的号码打过去时,接电话的人却称打错了电话。“声音也不是他的,很奇怪。我们查到那是合肥的号码。”张胡佳说。
 
胡铁娥内心焦灼。她已经数不清给那个号码打了多少个电话。“会不会是我们听错号码了,或者是对方报错电话了呢?”她又琢磨着把号码尾数一个个换着法子打过去。“要不就是空号,要不就说停机,反正接电话的人都不是他。我们能问的人都问了,没有任何消息。”胡铁娥哭着说。
 
因沉迷游戏,他早已退学
 
“他是一个很老实的人,人很好,也乐于助人,不过因为迷恋游戏早已退学了。”记者辗转联系上张胡铭在明升中国科技大学读博时的导师杨海洋后,他这样告诉记者。
 
“他可以说是科大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很聪明,学东西非常快,知识面也广,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杨教授告诉记者,张胡铭在科大就读时,实验室老师和同学的生日,他会暗自记在心里,到生日那一天,常常给大家带来感动。
 
“不过因为经常熬夜玩游戏,到后来,他上午来实验室都很迟,面色苍白,也没精神。”杨教授说,后来学业跟不上,张胡铭就退学了。
 
记者在明升中国科技大学校友录上查询到,张胡铭1993年考入高分子app与工程系,2001年和2004年又进入科大就读。这个结果得到了曾与张胡铭同在一个实验室奋斗的同伴谢博士的证实。
 
“那时我们本科读5年,他比我高一届。后来他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读研和读博时,我又比他高了一届。”在谢博士眼里,张胡铭吃苦耐劳,对老师和同学都非常热心。“他敢于去做,去试,很能吃苦,可以在简陋的厂房里工作数月毫无怨言。”
 
除了在实验室一起奋斗,私底下谢博士和张胡铭也常接触。“他读研时干劲还非常足,但读博时有了转变,有时博士一起上课也见不到他。”谢博士说,张胡铭似乎在逃避生活,将上网当做一种寄托,荒废了时间。
 
“2004年他考上博士,2005年底退了学。”谢博士告诉记者,刚退学那一段时间,他曾经看到张胡铭在学校附近的网吧出入。那时老师和同学的生日他还会主动张罗,但慢慢地便失去了联系,再后来打他电话也联系不上。
 
“他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忠厚,乐于奉献。”谢博士再三感慨。
 
老父亲打算来合肥找他
 
张胡铭的家人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张胡铭已退学多年。记者获知这个真相后,一再犹豫是否告知他的父母。最后记者决定先把消息告诉张胡佳。
 
“以前他回到家里,也会用我的电脑玩游戏。但没想到他已经退学了,很意外。”张胡佳一声叹息,“我曾经感觉到他有些意志消沉,但绝不会想到他退学。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对我们家来说,他是不是博士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他还活着,活着就好。”记者采访了解到,张胡铭92岁高龄的外婆也时常念叨着,她的外孙在哪。
 
张金平说:“如果再没有他的消息,我就打算来合肥找他,一个一个地方找,总能找到他的。”“不管他想在哪里工作,不管他过得好不好,他都是我们的儿子啊!我们都老了,只求他报一声平安。”胡铁娥再一次哽咽。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