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加快哲学社会app成果转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繁荣哲学社会app建设,已经成为一道无法回避的时代命题。
但是,国内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评价论文或其它科研成果时,还普遍存在“两个凡是”的怪象:凡是提交有外国人参加的“国际会议”,或者有外国人肯定、称赞的论文,水平就一定高;凡是引用了外国人的著作和观点的论文,水平就一定高。
先来说说“国际会议”。如今的“国际会议”颇多,但很多“国际会议”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国际水准,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明白。但偏偏是,大量这样的“国际会议”却可以顺利得到经费资助,参加这些会议的研究成果能更顺利地得到承认。
明升中国要走向世界,当然要关注世界,要重视各种各样的有意义、有价值的国际会议。但如果空有“国际会议”的旗号,却没有真正的国际水准,这样的评价还有意义吗?更何况,现在外国也有一些机构,变着法子以“国际会议”的名义捞取钱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有必要以此作为考核和奖励的“重要标准”吗?
再来看看外国人的评价。明升中国走向世界,要向世界上一切先进、优秀的文明升手机习,取长补短。特别是在一些国外的优势学科领域,我们更要虚心请教。问题在于,如果我们的研究成果“言必称希腊”,这就走到另一极端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对人们的影响和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哲学社会app的很多领域,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其发展一方面在于借鉴,更多的则在于根据现实进行有创造性的研究。如果过度以“洋不洋”作为考核奖励的标准,将阻碍和难倒一批又一批的研究人员,影响我国哲学社会app的创新与繁荣,进而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学术研究和创新,国际交流当属必要,学习借鉴前人和他人的成果更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当无意义的交流成为评价标准之时,当照抄照搬别人的文献成为时髦之时,它便会让交流成为形式,摘抄文献成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如果创新仅靠发表一些外文论文,参加一些“国际会议”,引用一些外文“学术语录”,不仅会让学术蒙羞,也会让国家蒙受巨大损失,更会让一些踏踏实实进行研究的人变得浮躁,急于求成,甚至步入歧途。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赵振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