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医疗设备几乎全部被国外把持,应该把握住这个重新洗牌的机遇” |
手机医疗明升中国有望领先 |
|
■本报记者 丁佳
夜深人静,王女士看着熟睡的孩子,有点担心。白天出门时,孩子着了凉,夜里恐怕会发烧。
她想了想,在孩子身上贴了一个薄薄的小圆片,终于放心地去睡觉了。
凌晨两点,王女士的手机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出两行字:“发现体温异常升高,请去发热门诊治疗。”
王女士赶忙到孩子屋里去,点开“手机医院”,进入“发热门诊”,屏幕上显示“诊疗中,请稍候”。
过了一段时间,手机再次提示:“体温已降至正常水平。”
在不久的未来,这个目前在科幻小说中才有的场景有望成为现实。为了这个梦想,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静和他的团队已经奋斗了六七年。
健康状况手机知
刘静认为,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缺乏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早期预警,不少重大疾病在发现时已是晚期,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而公共医疗资源的限制,也让“看病难”成了不少社会矛盾的诱因。
另一方面,近年来,手机行业发展迅猛,自身功能不断增强。手机已从价格高昂、体积庞大的“大哥大”发展成人手一部的高性能可移动电子终端。与此同时,生物明升手机版工程技术也在向电子化发展。
“二者能否结合起来,利用手机来解决传统医疗中存在的问题呢?”这个课题勾起了刘静的兴趣。
与传统医疗技术相比,集便携、无线通讯、网络连接、多媒体、信息存储、数据处理和计算、传感与互动乃至高品质体验等诸多优势于一体的手机系统,为新兴生物明升手机版工程学体系的构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病是不能等的,手机医疗打破了时空限制,许多指标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测量。”刘静告诉《明升中国app报》记者,“另外,手机可以对病患进行长期跟踪,这对一些需要长期监护的疾病来说十分重要。”
例如,由于缺乏相应的工具,打鼾的诊疗一直比较困难。现在只要在患者身上贴一个声学传感器,传感器就能记录鼾声的强度或幅度,并通过无线通讯装置随时或定时传回手机进行分析。而对运动明升手机版来说,通过贴在鞋子上的理学传感器,就能够记录人运动的强度和频率,甚至可以重建出人一天的运动行为。
“以前在医院看病,一项指标往往测个2分钟就下结论;现在有了手机医疗平台,就有望实现海量生理参数的分析和研究。”刘静说,“借助手机,人们可以更了解自己,生理学家也有了揭开更多人体秘密的工具。”
低成本医疗是大势所趋
几年下来,刘静所牵头的中科院理化技术所低温生物与明升手机版实验室及清华大学明升手机版院生物明升手机版工程系明升手机版微系统技术实验室联合研究小组,已在实验室里得到了许多接近产品化的成果,领域涉及声学、光学、电学、明升手机、热学、机械等各种医疗指标。
除了发表论文,刘静还急切希望这些成果尽快走出实验室,惠及百姓。目前他们的部分技术专利已转让给国内企业,并且正在推进相关技术标准和评估办法。
刘静的“着急”不无道理。因为就在一两年前,国际上还很少有人关注这件事。但最近,美国权威技术杂志MIT technology 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几乎隔三差五就会进行手机医疗方面的报道;而风闻刘静的研究成果后,一些国外企业也跑来找他,想买他的专利。
“明升中国各大医院昂贵的大型医疗设备,几乎全部被国外把持着。现在手机医疗我们走在了前面,应该把握住这个重新洗牌的机遇。”刘静对《明升中国app报》说。
而国家医疗体制改革“重心前移”的提出,也给了刘静等人更多的信心。从事生物明升手机版工程的研究以来,他一直希望能在推动全民医疗方面做点事情,“不管是高官,还是偏远地区的百姓,都能享受公平、先进、价格低廉的医疗待遇”。
在他看来,手机医疗平台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请想象这样一种未来。”他说,“医疗将与人们的生活合二为一,每个人都能受益于科技的进步,过上更好、更健康的生活”。
《明升中国app报》 (2012-01-02 A4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