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谊林教授 摄影/舒伟伦
人耳鼠 摄影/舒伟伦
今年6月20日,有媒体撰文质疑:上海交通大学明升手机版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曹谊林教授科研团队裸鼠背上再生“人耳软骨”成果存在科研造假,并认为科研经费使用存在弊端。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明升手机版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对组织工程的成果进行了确认。
8月26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明升手机版院组织的媒体通气会上,第九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范先群向媒体记者公布了有关调查核实情况,曹谊林也介绍了组织工程研究成果及其活体“人耳鼠”再造成果展示,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裸鼠背上再生“人耳软骨”的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是真实的
裸鼠背上成功再生“人耳软骨”是国际公认的事实。1997年,曹谊林在美国哈佛大学时在裸鼠背上成功再生了人耳廓形态软骨,首次向人们形象地展示了组织工程技术“再生”人体组织修复缺损的可能性。该成果引起很大反响,美国NBC、英国BBC等国际权威媒体都做过相关的专题报道,并已在国际整形外科权威杂志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上发表,被誉为曹谊林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该技术的真实性已得到国际公认。
媒体报道事件发生后,6月21日曹谊林教授研究团队开始构建耳廓支架材料,再次开始重复验证实验。经过7周半的时间,在8个裸鼠背上成功地构建了“人耳软骨”。6月24—25日,细胞接种于支架材料。经过体外一周培养,于7月1—5日,将接种了细胞的耳廓支架植入裸鼠体内。6周后,8月中旬,在8个裸鼠背上成功构建了“人耳软骨”,形态良好,并作全程实验录像。
8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组织了全国相关领域4名院士和4名专家组成的学术鉴定委员会对曹谊林教授领衔的国家组织工程学术研究成果予以事实鉴定。
会上专家组听取了曹谊林教授的相关汇报,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学术评议。现场展示了活体“人耳鼠”,并当场取材验证,再生组织经现场冰冻切片,病理鉴定确认为人软骨组织,并同时移送第三方机构作组织病理学鉴定,8月16日病理手机版进一步证实为软骨组织。
会中,专家组还征询了文章署名举报人“商庆新”对有关问题的看法,他当场表示:“曹谊林教授是我国组织工程领域的开拓者,国家对组织工程研究的投入是正确的,对863成就展展出的人耳鼠植入过程不了解,材料最后没有形成软骨,不过当时该项技术确实是真实的、已能成功复制。”
专家组一致认为“人耳鼠”的技术是真实和成熟的,在国家对该项科研的投入下,曹谊林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是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和缺损修复的大动物模型研究,体外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技术等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特点,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十年中发表SCI论文85篇,总影响因子>300分,他引>2000次。该团队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组织工程的发展及提升我国组织工程的国际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取得了质的突破,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潜心研究,人体细胞的体外耳廓软骨构建的关键技术已经成熟,曹谊林教授领街的团队现在不但可以在裸鼠体内用动物的软骨细胞成功再生人耳,而且在体外培养箱内也能形成再生人耳廓形态的软骨,这一成果已于去年(2010年)发表在Biomaterials杂志,成为“十一五”“863”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更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该团队应用小耳症病人的残耳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箱中再造人耳廓形态软骨也获得成功。应用人体细胞在体外再生逼真人耳廓形态软骨目前在国际上尚无相关报道,这是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近期取得的重要突破之一,也是推进临床应用转化进程的关键一步,目前人残耳软骨细胞的生物安全性已在明升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测,相关的产品标准也已制订,近期准备开始更全面的检测。
针对关于2001年国家“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上展出的“人耳鼠”造假的情况,曹谊林作了回答:由于裸鼠的明升m88周期及缺乏免疫力,最初在美国获得成功并被报道的活体鼠不能被永久保存。“人耳鼠”的正常实验过程是将带有软骨细胞的生物材料支架植入裸鼠体内后在无菌饲养条件下需6-8周才能形成软骨。2001年曹谊林教授接到上级要求参展国家“863”计划成果展的任务,离布展仅2周,实验室将软骨细胞接种到可降解材料的支架上并植入裸鼠体内送去参展。由于裸鼠缺乏免疫力,在展会参观人员众多的环境下,裸鼠被展出后2周死亡,实验周期未能完成,裸鼠体内还未形成组织工程化软骨,展示的裸鼠终止于实验中间过程。
经国家审计署调查,组织工程相关课题申请及经费使用规范
2011年7月5日至14日,国家审计署卫生药品审计局接实名举报,专程派人来上海九院调查审计曹谊林科研课题申请和经费使用情况。经过10天的审计取证,曹谊林教授自1999年至今作为国家973项目首席app家或科研课题第一负责人先后承担了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涉及项目经费总额6409.23万元,所有项目均已结题,通过验收。审计取证调查反馈,7个课题均有其明确的研究任务和目标,“账目原汁原味”,检查组认为,经费的使用均严格按项目计划执行,科研项目达到任务书预期效果。
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认为,“曹谊林仍然是我国组织工程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此事也不是个坏事,科研工作要时刻经得起同行和社会的监督”,曹谊林对记者表示,“我热爱app,这件事情会更加激励我坚持做下去,明升中国人一定要争这口气。”他还告诉记者,“原来认为很多实验很快就能临床应用,但app的东西,比想象中要难,今后会努力做一些服务临床的工作,做组织工程明升化的推动者。”
附一:曹谊林教授的学术成绩介绍
曹谊林教授从事整形与修复重建外科33年,在组织器官缺损重建与再生领域的基础和临床前应用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系统性开创性工作,是国际组织工程研究的早期参与者和国内组织工程研究的开创者之一。1997年曹谊林在哈佛大学成功构建了人耳廓形态软骨,首次向人们形象地展示了组织工程技术“再生”人体组织修复缺损的可能性。
曹谊林回国后一直积极推动组织工程研究向应用的转化,作为首席app家主持2项973项目,承担国家“杰青”及863项目,为促进我国组织工程的快速发展并进入该领域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不仅拓展了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新来源,优化了组织构建技术并推动了明升化进程,提出了模拟“微环境”构建组织和“生物力学”影响组织构建的理念并用于实践,建立了我国独特的体外组织构建技术体系,为明升化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并开展了组织工程骨、软骨、肌腱的临床前研究,将组织工程技术临床前研究及临床应用转化。以上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曹谊林的原创性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认可,具有很高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被邀担任国际组织工程领域最权威杂志Biomaterials(IF:7.365)副主编和Tissue Engineering(IF:4.582)执行编委及其它8种国际期刊编委,担任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明升手机版学会亚太分会下任主席。在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手机版30余次。作为大会主席2005年成功主办了第八届国际组织工程年会。继1998年获James Barrett Brown奖后,2010年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又将Maliniac Lecturer颁发给曹谊林,以表彰其学术成就及对整形外科发展的突出贡献。
曹谊林教授发表SCI论文73篇,其中通讯或第一作者67篇,总IF=253,他引1394次,单篇最高他引381次。主编专著2部,主编学术期刊2种。培养研究生55名。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1项。各类科技成果奖27项,个人学术荣誉24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杰出青年人才奖、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教育部全国高校十大科技创新奖、中华明升手机版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科技精英、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人才等。担任中华明升手机版会整形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明升中国生物明升手机版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组织工程分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附二:曹谊林教授科研团队介绍
刘伟,198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明升手机版院明升手机版系获明升手机版学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工作。1986-1989年攻读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并获明升手机版硕士学位。1990-1993年任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治医师。1993年赴美国阿肯色州立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毕业并获博士学位。1998-2000年在美国纽约大学从事创伤愈合博士后研究。2000年回国开展组织工程和创伤愈合和瘢痕等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973”和“863”组织工程课题和国家自然基金及上海市科委等组织工程和创伤愈合基金,获奖近十项,包括国家app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三),上海市app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二)等。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含非第一/通讯作者)。副主编国内专著3本,参编国外专著3本,近年来应邀在各种国际会议做特邀发言20余次。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明升手机版院教授,担任上海市整形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组织工程(上海)中心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华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委,上海交通大学报(明升手机版版)编委,中华整形外科杂志通讯编委,明升中国生物明升手机版工程学会组织工程分会常务委员,明升中国康复明升手机版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明升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委员,明升中国解剖学会再生明升手机版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明升手机版学会(TERMIS)Governing Board Member,TERMIS亚太分会Member at large,国际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杂志编委,美国Tissue Engineering杂志特刊编辑,英国Biomaterials杂志编委。
张文杰,1992年6月毕业于上海第二明升手机版院明升手机版系获明升手机版学士学位,1995年3月赴日本浜松医科大学留学,师从Ryuzo OHNO教授从事血液干细胞研究。2000年3月取得博士学位。2000年3月至2004年4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明升手机版部Kyunghee CHOI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从事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工作。在中胚层细胞发育分化方面,特别是血管内皮细胞发育方面有一定的研究,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核心刊物Blood,Development等杂志上发表。2004年7月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明升手机版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继续从事胚胎干细胞分化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承担了“973”子课题、国家自然app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回国后已发表SIC论文二十多篇,2008年12月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周广东,1997年及2000年获得山东潍坊明升手机版院临床明升手机版系临床明升手机版学士学位及外app(整形)硕士学位。2000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明升手机版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攻成体干细胞和软骨组织工程,师从曹谊林教授,2003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职。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明升手机版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国睿明升m88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国家十五、十一五“863”计划软骨组织工程重大专项课题总负责人,国家“973”计划组织工程项目子项目负责人、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国家自然app基金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卫生局优秀学科带头人等16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EI收录9篇,总影响因子60分以上),参编专著6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发言及特邀专题发言30余次,申请技术发明专利11项(获授权6项)。曾获国家app技术发明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国际工博会创新奖、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等荣誉称号。主要学术职务包括: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明升手机版学会会员、863专家、明升中国生物明升手机版工程学会组织工程分会青年委员、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附三:关于上海交通大学组织工程研究学术成果评议意见
应上海交通大学邀请,由全国相关领域多名院士和专家组成的学术鉴定委员会听取了曹谊林教授的相关汇报,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学术评议,征询了商庆新对有关问题的看法,专家组一致提出如下意见:
1. 曹教授原创性裸鼠背上“组织工程人耳”的工作已于1997年在美国PRS杂志发表,他引381次,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重要成果。曹谊林课题组成员最近又成功重复了这一实验,在专家评议现场展示了活的“人耳鼠”,并当场取材验证,再生组织经现场冰冻切片确认为人耳形态软骨组织,同时已送第三方组织病理学鉴定。更重要的是,该课题组目前已能利用人软骨细胞在体外构建耳廓软骨,进一步提升了其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部分相关成果已发表在Biomaterials杂志,为临床应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 曹教授团队在近十年中,在大动物模型构建组织工程化组织和修复组织缺损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包括关节软骨、半月板、气管软骨、颅骨、下颌骨、股骨、屈肌腱、腱鞘组织、皮肤、角膜基质、角膜上皮等组织的构建与缺损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展示了临床应用的良好前景。
3. 应用骨髓、脂肪等组织来源的成体干细胞成功构建并修复了软骨、骨等组织缺损,建立了模拟“微环境”诱导干细胞分化和成熟细胞转分化方法并用于组织构建实践,将模拟生物力学刺激成功应用于功能性工程化组织构建,如肌腱和血管等。
4. 建立了不同类型组织体外构建技术,包括组织工程软骨、皮肤、肌腱和血管等组织,为工程化组织产品开发打下了基础。
5. 开展了工程化组织明升发展的研究,建立了支架材料工业化生产基地以及工程化组织生产GMP厂房,制订了相关产品的企业标准,组织工程骨和肌腱的种子细胞安全性已获得中检所合格检测手机版。
6. 开展了组织工程化组织的临床应用研究:包括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骨和四肢骨缺损;组织工程表皮修复供皮区创面等。
7. 该团队在十年中发表SCI论文85篇,总影响因子>300分,他引>2000次。已申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40项,授权18项;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做特邀手机版80人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及个人学术荣誉40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杰出青年app基金、求是杰出青年奖、教育部全国高校十大科技创新奖、中华明升手机版科技奖二等奖等。
通过现场考察取证,本评议专家组全体成员一致认为,曹谊林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特别是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和缺损修复的大动物模型研究,体外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技术等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该团队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组织工程的发展及提升我国组织工程的国际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