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妥协》,是2000年一部美国纪实电影的名字。在片中,朱莉娅·罗伯茨饰演的女律师为深受铬污染侵害的居民讨回巨额赔偿,她本人则凭此角色捧得当年的奥斯卡金奖。
今年8月,云南曲靖的铬渣污染进入明升中国公众视线,而是否有人能帮他们打一场“永不妥协”的生态保卫战,犹未可知。
“解毒”之后排放 潜在风险犹存
6月12日,曲靖市麒麟区张家营村的一些村民发现,有山羊在饮水后死亡。当地环保部门经勘察发现,山羊喝过的水中,剧毒物质六价铬含量严重超标。随后,附近多处铬渣倾倒点被暴露出来。夏日暴雨频繁,当地先后有77只牛羊牲畜饮用污水后死亡。
追根溯源,非法倾倒的铬渣来自附近的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陆良化工)。4月中旬,该厂部分铬渣在运往贵州一处理厂途中,被承运司机倾卸在南盘江附近的山上,总量达5222.38吨。
当地政府称,铬渣造成污染的范围包括一处约100立方米的蓄水池,近3000立方米的拦蓄水,以及叉冲水库约4万立方米的库存水。蓄水池的水被抽运到陆良化工进行处理,而拦蓄水与库存水则被当地环保局经过还原、解毒处理以后,排入南盘江中。
南盘江是珠江源头。
虽然云南有关部门发布消息称“南盘江出云南省境水质优良,不具有危害”,曲靖铬渣污染事件还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重金属污染修复专家对《app时报》记者说,利用现有还原技术,的确可将水体中的铬处理到环境可以接纳的水平。如果污染源控制住了,排往下游河流水体中铬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就不会造成下游污染。
明升中国app院土壤修复专家陈同斌教授在接受《app时报》采访时也认为,目前经过解毒处理的水不会造成急性中毒,人畜饮用后没有直接产生致命危害,近期来看是基本安全的。
但陈同斌同时指出:“长期来看,是否存在潜在长期生态风险仍不好确定。”
“生态毒理学与明升手机版毒理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定义,在医生看来,环境里的很多东西是没有毒性的;但放到生态学来看,却有潜在的风险。处理达标后的水偶尔喝一次两次并不要紧,但是如果长期饮用,就有可能在体内积累到有害水平。因此,虽然目前已经处理达标,但是从长期生态风险来看,很难说绝对安全。”陈同斌说。
17年堆积渗透 南盘江应“翻江刮泥”
让公众揪心的,不仅仅是这5000多吨铬渣。中央电视台的跟踪报道表明,除了运输途中倾倒的铬渣以外,陆良化工在南盘江畔露天堆放的铬渣最多时有28万吨,铬渣废料堆与南盘江仅“一墙之隔”,曾长达17年经日晒雨淋,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紧邻的江段渗透痕迹已经很明显。
有一位网友提出,要彻底做到官方所说的“不具有危害”,除非将南盘江河道的淤泥统统“刮”一遍。
对于这种说法,专家并不认为可笑。
陈同斌说,是否需要清除河底淤泥要看污染物的沉积时间。“如果渗透时间短就不用清理,但如果是3~5年的积累,或者污染历史更长,污染物浓度颇高,就要考虑清理河道底泥。”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徐向荣在接受《app时报》采访时也指出,如有铬渣从土壤中渗透到江水中,剧毒的六价铬可以通过明升手机方式转化成毒性较小的三价铬,并且江水本身也具有稀释作用;但是渗透在江底淤泥中的重金属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因为淘清底泥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具体的处理方法,还要看政府与企业的态度。”徐向荣说。
对于江畔长年堆积的铬渣废料,前述不愿具名的专家也明确表示:“南盘江是珠江上游来水水体,如果想彻底治理污染,仅仅处理水体是不够的,需要对底泥沉积物进行处理。”他认为,只要有人力物力足量投入,可以消除污染威胁。
眼前警报解除 长期风险待监测
曲靖铬渣污染其实只是冰山一角。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像这样未经处理的铬渣高达400万吨以上。
六价铬具有强氧化作用,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慢性中毒。它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侵入人体,积聚在肺、肝、肾和内分泌腺中,往往从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
《永不妥协》中,罗伯茨扮演的女律师埃琳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替受铬污染伤害的居民向电力巨头PG&E公司讨回3.3亿美元的赔偿金。
根据云南省曲靖市政府手机版办公室16日的通报,8月16日,曲靖市畜牧部门对死亡的牲畜称重之后,按照市场价30元一公斤的价格对受损的两个农户进行赔偿。农户陆吉才得到51900元赔款,另一农户张中得得到23080元赔款。根据央视的报道,两个农户对赔偿标准“比较满意”。
但是,是否只有牛羊是陆良化工铬渣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值得商榷。
陈同斌认为,目前虽然南盘江水质经过测量已经达标,但是底泥是否达标尚未检测,还要进行长期风险评估。
媒体引用村民的说法,陆良化工附近的兴隆村每年至少有六至七人死于癌症,该村因此被称为“癌症村”。而据陆良县卫生局提供的调查手机版,兴隆村2002年到2010年经县级和县级以上医院诊断的癌症患者14人,其中11人已经去世。在癌症发病和化工厂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还“不好说”。
“铬污染对当地居民来说是天大的事,从伦理道德上说,不能不关心这个事。从环境管理角度来看,急性中毒风险已经解决,但其长期生态风险仍需关注。”陈同斌说。
《app时报》 (2011-08-18 A1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