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虎(左二)在指导研究生做实验
李玉虎,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著名档案、文物保护专家。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明升手机系,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模糊的字迹可以瞬间变得清晰,风化褪色的古代壁画和文物彩绘可以恢复当年的原貌,甚至可以让2008年汶川大地震废墟中抢救出的损毁褪色、无法辨认的珍贵照片恢复原样,这些不是传说更不是魔术,而是现代科技的力量。
档案、文物保护研究领域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玉虎,就是这样一个能化腐朽为神奇的人。
有志气的穷孩子
李玉虎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正逢新明升中国特殊时期,他和全国大多数的少年儿童一样,经历了食不果腹、衣难御寒的艰难生活,但“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李玉虎说。
中学时代,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时,李玉虎总有些隐约的触动。“那时依然是政治挂帅,但也许从事科研的种子就是那时埋在了我的明升m88里。”
虽然酷爱学习,但是李玉虎的求学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为历史原因,李玉虎在高中毕业后,回乡下做了3年多农民。每年到青黄不接的时候,要解决家里上顿不接下顿的生活困难,每到周末,他用架子车拉上七八百斤白水煤,送到蒲城或者富平,用煤换小麦和包谷。
“当时生活过得很艰辛,但回头来看,这些苦难培养了我的意志品质,让我在后来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不怕吃苦,也特别能吃苦。”
1979年,高考制度恢复后,为了脱离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实现理想与抱负,李玉虎回到学校复习。
复习的时候,李玉虎比谁都拼命,每晚学习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而每天吃的是白开水泡包谷和干馍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和没有营养的伙食,让年轻的李玉虎体重急剧下降。“高考前,我的体重只剩下45公斤,脸色如患了大病一样苍白。”
那一年,李玉虎考上了西北大学明升手机系,当时的高考录取比例是1∶50。
“我得一直在科研的道路上走下去”
李玉虎从西北大学明升手机系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档案局工作。
去档案局报道那天,“得知要做的工作就是和几个待业青年一起修护破损档案,这似乎和自己学的明升手机专业没有一点联系。当时,我一下想到了大学之前艰苦的农村生活,想到了大学四年艰辛的求学经历,难道就是为了干这么简单的手工艺活儿!心里无比的沮丧和失望”。
传统知识分子抱负不能实现的境遇,让李玉虎陷入困惑和思考之中。
在人生的困惑期,能遇到指点迷津的前辈,是最大的幸事。李玉虎拥有了这样的幸运。
一次在南京出差期间,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奚三彩与李玉虎倾心长谈,告诉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有大量课题需要有志青年奉献青春。同期,明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冯乐耘也告诉他,档案保护app研究与明升手机密不可分,他所学的专业大有用武之地。
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激起了李玉虎要把专业和档案保护工作联系起来,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想法。
一次,在陕西省档案馆,裱糊非常珍贵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档案时,文件一遇到浆糊,字就晕开,导致档案字迹非常模糊,李玉虎感到十分痛心。“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好,要对得起你的使命。”他说。
知识分子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让李玉虎明确感觉到了他需要做的事情——恢复清晰的字迹,保护好历史档案。
“那时候,一切研究是从零开始的,没有资料,没有仪器设备,没有导师,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一穷二白不见得是件坏事,一张白纸上可以写出最好的文字,可以画出最美的画。”
李玉虎白手起家,利用自己所学的明升手机知识,进行钻研攻关,实验不断地失败,失败了又继续做……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凭靠这种拼命三郎的苦干精神,凭着他的智慧和执著,经过二十几年的坚持不懈,在档案和文物保护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干出了最漂亮的活儿。
1983年至1998年,他完成了“褪变档案字迹的恢复与保护”系列科研课题,包括13个子项目,提出了各种档案字迹褪色、扩散的机理和恢复与保护机理,能使严重褪色、模糊扩散、无法辨认的各种档案字迹清晰、恢复原貌,并耐久保护。
其成果在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外交部档案馆、国防科技档案馆等国家档案馆和全国31个省市区的有关档案馆推广应用,恢复抢救了一大批国家珍贵档案,并分别于1987年、1990年、1998年通过国家档案局鉴定,获两项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和两项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李玉虎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奖励。
面对成绩和荣誉,李玉虎清醒地意识到,他的第一条科研明升m88线走得比较完美,但以后要在事业上再上台阶,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如果说,当时就此止步,选择一条从政之路也未尝不可,但是想到陕西有灿若星河的历史遗迹与珍贵文物需要保护研究,我就无法改变自己的脚步。哪怕前面有无法预见的瓶颈和障碍。”
李玉虎把目光和脚步坚定地放在了一个新领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他说:“留在西安进行档案和文物保护工作,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里,他始终是一个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人。虽然有着辉煌的过去,但他从没停止前进的脚步,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完成着一个个国家重点项目。
从20世纪90年代起,李玉虎开始从事“风化褪色的古代壁画、文物彩绘、建筑彩画的恢复与保护”项目研究,首次从光散射的角度提出了文物彩绘的褪色机理和恢复保护机理,能使严重风化褪色、消失殆尽的古代各朝的图形、色彩、文字清晰恢复原貌。在部分专家的质疑中,他没有怨言也没有争论,默默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这个时期,他恢复抢救了春秋彩陶、秦代壁画、西汉兵马俑、东汉陶瓶、唐代彩俑、唐代壁画、唐代木椟、宋代墓志、明清古建筑等国家珍贵文物,完成了9项全国重点文物抢救与修复保护工程,对显现出的原貌进行了15年的跟踪观察,结果是保持稳定,未发生变化。这是文物保护领域中跟踪观察时间最长的。
该成果2003年9月通过国家文物局鉴定,2004年9月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app与技术创新奖二等奖,2006年获陕西省app技术奖一等奖。
近年来,他在以前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连续涉足“土遗址防风化保护”、“古代壁画、文物彩绘上粘结土锈,滋生霉菌与低等植物的保护性去除”、“古代陶器、木器上脱落、起翘彩绘的回位修复”、“出土易损毁文物稳定环境营造”、“褪色历史照片的修复与保护”、“霉变历史底片的去除与修复”、“衰变电影胶片原貌与形体恢复”等相关研究方向的瓶颈性难题,并取得了进展。
李玉虎认为,当前的这些积累与项目,构成了他的第二条科研明升m88线,他将继续以陕西农民的坚韧品格去完成这些科研项目。
目前,他正在设计并实施“唐含光门土遗址抢救修复与保护”、“大唐西市土遗址修复与加固”、“南唐二陵彩绘抢救修复”、“新四军标语原貌恢复与保护”、“明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文件影片的恢复”、“孙中山珍贵照片的恢复”、“黑茶山事件照片的恢复”等工程,取得的相关进展已受到了同行专家的肯定与好评。
孜孜不倦 激励后生
2004年,李玉虎放弃了事业发展的种种可能,选择到陕西师范大学工作。
“相当多的人由高校走向政府职能部门,我反其道而行之,由政府职能部门走向高校。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中心,我觉得很充实,与研究生、博士生一起,感觉自己也年轻了很多。”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李玉虎的研究工作进入积累时期。“在师大的这几年,研究做得很扎实,积累也越来越厚重。我一直在追求事业第二条明升m88线的制高点,我相信这需要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那一天肯定会到来。”
李玉虎博士生汪娟丽说:“在科研工作中,李老师是一个废寝忘食、精益求精的人,经常为了一个项目忙碌得忘了吃饭,一个方案,指导我们前前后后修改五六遍,直到他基本满意。有时候为了一个实验,要反复折腾一个月。他甚至会因为思考从睡梦中惊醒,半夜爬起来,为一个新的想法去做实验。”
二十几年来,李玉虎一直秉承这样的科研态度,以至于他神经衰弱,头发过早地花白,双手不停地颤抖。“作为学生,每每看到老师都会感到很心疼,但也很敬佩。他这种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敢懈怠。”汪娟丽说。
2009年,咸阳博物馆交来一个字迹完全消失、无法辨认的明代墓志,李玉虎师徒对其进行了显现加固。汪娟丽回忆道:“当模糊的字迹慢慢清晰起来,李老师像个孩子一样跳了起来。李老师经常会为一个小实验的成功欣喜若狂。他告诉我们,人生的享受莫过于此。”
李玉虎就是这样享受着历史重现时的美丽,那时候,他一定是忘记了身体所承受的病痛,他的明升m88在历史重现异彩中获得了甜美和宁静。“我知道,很多博士生并不以科研为乐趣。但是导师以科研为兴趣,并自然地散发出来,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巨大的。”博士生周亚军微笑着说。
李玉虎总是尽他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以解决其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保持安静的心去读书。
汪娟丽说:“我这3年的学费都是李老师交的,而且每次为避免学生尴尬,到交学费的时候,不等我们开口,他就提前给交了。生活中也经常帮助我们,我的师妹,家境比较困难,为使她安心于科研和论文写作,李老师让她到档案局帮忙,象征性地做一些实习,每个月给她发工资,填补家用,3年来从未间断。”
他对学生有着深沉的爱和严格的要求,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他的学生说:“导师常同我们交流思想,非常尊重大家的想法,鼓励多于鞭策。”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李玉虎对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很有感触。“做不到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app研究,就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他一边说着,一边用不停微微颤抖的手接起电话。采访不断被工作电话打断,有催促论证手机版的,有要求他参加会议的,有问他工作进展的……“现在作研究,就是感到时间不够、精力不够、人才不够,其他倒是什么都不缺。”
李玉虎说:“一次去清华大学出差,在校园中央花园中的一尊石刻上看到‘行胜于言’四个大字,记忆颇深。”
《app时报》 (2011-04-27 A3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