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乐毅 汪喆 胡今天 来源:楚天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1-3-11 10:02:27
选择字号:
水稻院士张启发:“粳”字读错了,我不能不较真
 
“张启发院士提出的问题有一定道理,若经过调查论证,确定粳读(gěng)比读(jīng)更符合当下绝大多数人的语音生活,那么更改读音不是不可能。”3月10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汉字与汉语拼音研究室王敏博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这样表示。
 
水稻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明升m88app技术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对“粳”字读音从古籍辞书、民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论证。3月8日,张院士就该话题和华农学子交流,认为“粳”字应读(gěng),并表示曾想联名百名水稻学者要求更改《新华字典》里“粳”字的读音。《新华字典》编纂方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认可张院士建议,但“粳”字若更改读音,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审批。
 
王敏博士介绍,1978年出版的第一版《现代汉语词典》将“粳”字的读音定为(jīng),确立了“粳(jīng)”在辞书中的地位;而1985年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后改为“教育部”)等部门审核通过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确定将“粳”的两种读音统一为(jīng),则标志着“粳(gěng)”在普通话系统里没有了“容身之地”。“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工具,它的存在主要是让大多数人方便使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统一‘粳’字读音,起到了规范化的作用。”王博士表示,2001年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强调了普通话作为通用语的地位。
 
那么“粳(gěng)”是否就该退出历史舞台呢?对此,王敏博士表示否认:“首先,‘粳’念(gěng)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少地区也有着不少使用者,从口语角度讲,它还是有相当广泛的应用价值;其次,诚如张启发院士所讲,‘粳(gěng)’字有着很多的app文化价值。”她同时认为,当时制订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确实有与当下实际语音生活不太相符的地方,统读为一个音有时会出现问题。
 
对于“粳(gěng)”何时能得以恢复的问题,王敏博士表示,更音工作需要通过大范围、长时间的论证、调查。
 
张启发院士认为“粳”字读音意义重大:作为一个水稻人,我不能不较真
 
“粳”字更音的提议是否太较真?3月10日,张启发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水稻人,我不能不较真。
 
“吃了一辈子稻米,做了几十年的水稻研究,也知道此字读‘geng’有几千年,突然某一天有人告诉你此字不读‘geng’,读‘jing’,是否应该追根溯源,讲讲道理?不要说是从事水稻研究的app家,就是一般稻米生产者和消费者,也可能要问问为什么。”3月10日,张启发院士在接受记者时,再次表达了他对于“粳(jīng)”应更音的态度。
 
张院士表示,除了从字音和民俗上对“粳”读(jīng)进行考证后,他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更看重粳读(gěng)的app内涵,“这个字的读法已超出了一般多音字的范畴,成了一个app问题,估计水稻界对此愿意较真的人不止我一个。”
 
同时,张院士对“粳”字更音过程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较长时间的修订是意料中的事情,如果不成功,我会商议联名提交意见书。”
 
网友热议“粳”字读音
 
近日,楚天都市报报道的《》引发读者广泛热议,新浪、搜狐、腾讯网等众多网站转载该稿件,众多网友支持张院士的建议。
 
腾讯网一网友说:“我觉得读(geng)更合适,以前知道好多人都读geng,看字典确实是jing,我还在想我读错了吗?难道大多数人都读错了吗?”新浪网友“姚兆军”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声援张启发院士:“我可以确定我的老家成年人几乎全部读geng……”
 
不过,也有少数网友认为粳念“(jīng)”符合时代发展。“约定俗成,就当是网络语言!大家都知道是那个事物就行了,人类在进步,文字一样也要进步。”网友“私语/调皮”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