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大读书,大学生活的愿景,固然美好相期、心向往之,但如何不负“北大人”的盛名而成人成才,还得靠自己努力。
除了必修公共课和专业课善始善终外,我希望杨肯(杨肯,毕业于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今年放弃香港大学,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编者注)四年的燕园生活充实而快乐:
第一,博览群书。与内地任何一所高校相比,北大最吸引读书人之一的就是其首屈一指的馆藏图书。读书“作为知识人的生活方式”(陈平原教授语),乃是大学4年最重要的功课。课堂学习固然重要,但那主要还是入门之学;入门之后,关键是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其中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图书馆及其丰富的馆藏图书、报刊和网络资源。
“读书无禁区”,是上世纪70年代末理论家李洪林先生提出的口号,至今依然。读大学,如不读书,大学就白读了;大学生不读书,我常常和自己的学生说,就像工人不做工、农民不种地、歌星不唱歌、演员不演戏、教授不教学一样,是不正常的。大学生就得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此乃天经地义。
或许有人说,如今是网络时代了,不需要过去那样的读书了,其实不然。网络再发达,也无非是工具,替代不了思考,更替代不了思想。与网络的快捷相比,读书也许是慢的,但这个过程是让人享受和愉悦的。我相信,网络哪怕再发达,也取代不了传统的读书。读书乃常态,尤其是对于年轻的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第二,多听讲座。与京城任何一所大学相比,北大的高端学术讲座一定是最多的。通过讲座,不仅可近距离一睹名家风采,而且可以了解优势知识资源、学术创新点和最新学术动向。“用脚投票”,是北大学生发明的针对讲者(包括教师和演讲人)的撒手锏。也因为如此,北大可供选择的讲座也可能是最多的。听专家讲座,与课堂听老师授课,可谓一内一外,相得益彰,对于增加见识、扩张视阈、启迪思考等学术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多听选修课。如果说必修课是“面”的话,那么优秀的选修课就是专业的“线”与“点”。从知识结构的角度说,三者缺一不可。如果仅仅满足于课堂上听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至多还是中学生式的死记硬背、知识灌输。既要有知识面的广度,还应有学术的力度和深度,为此就要多听专业的选修课、专题课,从而改善知识结构、提升学术和理论修养。既“博”又“专”,也许是更好的路径选择。
第四,重视方法论学习和素质养成的自我规训。和读中学不一样,读大学,乃读方法、学方法。从老师的角度来说,真正的良师,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即方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除了跟从老师学习知识外,关键是如何学会方法。学会了方法,即找到了学术之门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然,自我规训,也是大学生学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就此而言,学术规范、学术伦理的养成教育也是年轻学子的必修课程。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勤于练笔,持之以恒,养成对知识的尊重、对学术的敬畏之心。
第五,注重实践。在大学期间,除了“苦读万卷书”,还应“乐行万里路”,从而了解社情民意、国情时势。北大有其独特的交往优势和社会资源,只要努力,恐怕就唯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不但游走明升中国,还要闯荡世界。无论外面的世界究竟是“精彩”还是“无奈”,对于身处全球化的新生代大学生而言,注定是以全球为行走平台的“空中飞人”。
生活是活的,大学生活更是如此,即将在燕园度过的4年大学生活,尤其如此。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