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封 颖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21 9:15:50
选择字号:
封颖:培养和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小议

 
去年早些时候,笔者赴韩国参加了第一届“迈向生态未来的绿色浪潮”中日韩青年app家论坛,并荣幸地受到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韩国总统李明博和时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的接见。三国领导人指出,青年人是未来社会的领袖,将在迈向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发挥引领作用。
 
何谓引领?何谓领军人才?领军人才与一般人才的最大区别是什么?青年人才如何成长为领军人才?领军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区别不仅在于专业水平的高低,更在于领导力的高下。那么,如何培养和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呢?
 
第一,必须具有跨学科、多学科、大尺度的融合性学习能力。此番与会的中日韩青年科研人员大多是学环境、能源的,但细究起来大家都是做的不同分支和方向,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知识范围,很难听懂别人的演讲,更难以产生体会、联想和启迪。科研有“无形学院”这一说,也就是说app家不但要学会与同行分享信息、讨论研究、寻求帮助,更要懂得如何在大app的旗帜下和不同领域的人学习,以促进app知识的增长和自己职业生涯的提升,这就是更高境界的学习能力。从app史的角度来看,百年诺贝尔奖有41.02%的获奖者属于交叉学科,尤其在20世纪最后25年,95项自然app奖中,交叉学科领域有45项,占获奖总数的47.4%。现代脑app研究已经表明:创新往往源于激情驱动下的直觉思维。创新思维的基本规律是从以猜想为始的形象思维,经由大跨度的联想思维,到以论证为终的逻辑思维。科技创新人才从融合中来,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无法应对时代的变化;真正重大的创新性成果的起点,往往需要人们突破现有的范式,要跳出框子进行思考,所以创新型人才应该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有综合分析能力。
 
第二,必须具有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当今,无论是高校学习,还是国际会议,普遍都采取研讨方式,由一个问题导入,参会者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互动讨论,很少再有照本宣科。这就要求很高的表达自我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第三,必须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妥协、宽容的品格。人是社会的动物,必须懂得以合作、妥协、宽容的态度和别人配合才能成功,这是培养团队精神所必需的。作为app研究的领军人物,必须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因为整个组织面临的问题需要大家的群体智慧来解决,而这在明升中国的教育中似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个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妥协、宽容的品格的人,更能够克服事业和生活中的艰难险阻,增加成功的几率。而这些品格从其对待他人和组织的态度中就能鲜明体现出来。这样的人,对社会和他人的理解力也更强,是“领导力”的组成基础。
 
第四,必须具有多元化思维和开阔视野。在人类历史上,地处交通要道和沿海的港口城市总是要比处于单一文化背景的城市繁荣和发达,过往商贾带来的不同想法为新观念和创新力的形成提供了肥沃土壤。创新研究表明,在95%(甚至更高)的情况下,一个领域的创新解决方式常常是从其他领域转换而来的。创新力更容易在多元文化和多样化的环境里形成。人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够接触到大量不同的理念,从而更容易开发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遇到问题时,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即时贴的发明。美国3M公司有一位研究员想发明一种黏合力非常强的胶水,但实验得到的只是一种黏合力很差的液体,根本无法用作胶水。后来他发现人们有这样一种需求:把便条或书签贴到桌上或墙上,并且在需要时还会随时揭下来——他此前发现的黏合力差的液体不正可以派上用场吗?因为思考角度的不同,一种险遭废弃的技术促成了即时贴的发明。
 
融合、沟通、合作、开阔,也许就是科技领军人才的基本元素吧。
 
(作者为明升中国app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app时报》 (2011-1-21 A3 周末评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