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勤:1952年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史学博士学位,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著有《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明升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书斋里的革命》、《被批评与被遗忘的》等。
一度沸沸扬扬的上海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朱学勤“抄袭门”事件,事隔半年之久后终于有了一个结论。1月12日晚,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公布对朱学勤博士论文涉嫌抄袭的调查结果称,朱的论文在学术规范上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属于剽窃、抄袭,二者性质不同。
朱学勤在得知调查结果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直呼“感谢复旦还我清白”,他同时透露说,其实在被指抄袭之前,他已经在为该著作做修订工作,对“以前做得不好、有缺失的地方”进行补充和修正,拟在今年推出第三版。
事件回放
网友指朱学勤抄袭
“抄袭门”事件缘起于2010年7月8日。当天,网友Isaiah在网上发布了一篇题为《朱学勤:学术界的又一个汪晖》的帖子,声称通过比对发现,由朱学勤的博士论文出版的著作《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涉嫌大量引用、抄袭美国学者Carol Blum著作《卢梭与德性共和国》。该帖随即被各大网站迅速转载,引发各界一片哗然。
发帖人一直没有公布身份,在沉默数天后,朱学勤于2010年7月13日上午向所在院校上海大学以及自己的母校复旦大学递交学术调查申请程序,并表态称自己作为上海大学委员会一员,将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做出回避,“静待学术调查结果出来”。
上海大学方面回应称,朱学勤获得博士学位是在复旦大学,所以有关调查应该由复旦大学进行。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随后表态受理朱学勤的调查申请,决定启动学术调查程序、责成相关委员着手调查。据称这是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成立5年来受理的第一个由被指控抄袭者提出要求的学术调查、仲裁注册。
一个月后,朱学勤又向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提交了一份9000字的陈词,对匿名网帖指出涉嫌抄袭、不规范的地方分门别类作辩解性陈述。半年之后,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终于给出了结论。
复旦结论
“存在不规范,但非剽窃”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公布的调查结果认定,朱学勤博士论文的相关章节,的确存在一些注释不规范之处,如漏注、误注、将间接引文注为直接引文等,还存在外文翻译上的一些错误或不确切之处。
但朱文在《序》中已对国内外相关的学术史作了概述,对前人的贡献与已有论著基本都已说明,所以“对其剽窃抄袭的指控不能成立”。由于朱学勤不是该校员工,调查结论又否定了剽窃嫌疑,因此不涉及处理建议。复旦大学校方表示,尊重校学术规范委员会独立调查的权力。
针对这一调查结果,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委员葛剑雄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学术规范委员会的调查,仅针对举报涉及的内容部分。
他同时表示,对于这种只有一方要求调查,且举报方匿名的情况,学术规范委员会一般是不予受理的,“这一次之所以受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此事经网络和众多媒体公布,已超出一般网络传言的概念,二是朱学勤本人主动提出了书面申请,希望我们能参与调查,他是我们的毕业生,我们应该对他负责”。
葛剑雄称,如果复旦不受理此事的话,朱学勤要自证也是很不容易的。不过他最后也强调说,“虽然论文写作于10多年前,有些失注、译文不确切处可以理解,但对于学术论文的严谨性要求,无论何时都应该一样。”
对话朱学勤:
学者也该有“开胸验肺”的勇气
广州日报:您得知调查结果时的感觉如何?
朱学勤:第一句话,感谢复旦还我清白。还有特别要感谢复旦的地方是,我们这个案子里,没有原告,只有被告主动要求法庭说,开庭来审查我吧,在这样的情况下,复旦本来完全可以拒绝,但他们权衡再三,为了净化我们的学术环境,为了对这个事件做出权威的调查,毅然接受了我的申请。这相当于启动了明升中国学术史上首例只有被告、没有原告的一场学术仲裁。
广州日报:以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当初您是怎么想的?
朱学勤:明升中国学术界过去一旦发生这样的争议,通常接下来就是口水战、互相谩骂,吵不出个是非出来,真正应该有所作为的学术机构反而就袖手旁观、不愿作为,这对明升中国的学术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我想以身试法,希望从我开始换一种做法,发生这种争论时不再是打口水战,而是启动正常的学术权威机构的调查,由学术机构的调查来说明是非。曾有个报道说,有一个民工为证明自己的身体状况受到了污染,所以开胸验肺,学者如果有底气自信自己没有抄袭剽窃,为什么不能“开胸验肺”呢?
广州日报:调查指出抄袭不成立,但论文存在一些不规范,您怎么看?
朱学勤:我觉得这些都很公正,体现了一个独立的严肃的调查机构的风范。事实上,我的博士论文是将近20年前写的,今天来看肯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我自己在准备出这本书的第三版时也发现了这些错误,正在一一把它订正过来。
广州日报:您在后来给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陈述里,具体写了什么,能举个例子吗?
朱学勤:当时有媒体报道说我多处引用西方著作却未落注释,这是颠倒黑白的说法,如果他看我原著的话,在书的第一页就有对相关引用的注释,最后又写了对Blum著作的引用注释,在序言里也多次说明该著作是本书的参考文献。置这些基本事实于不顾指责我抄袭、剽窃,这是血口喷人,我当然要对此据理反驳,我的做法就是提供事实,把原书呈交给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
广州日报:有人质疑该事件背后涉及学术派系之间的斗争,您认为呢?
朱学勤:对于学术派系斗争的问题,我不予置评。我只想就事论事,要大家知道我的这本书是不是剽窃的,就够了。
他方声音
张鸣:
荒唐!举报者不对簿公堂
事发之初即大力呼吁“需要调查真相”的人民大学教授张鸣,日前就此接受记者采访称“拿学术制度缺失来说事纯属借口”。他说,“规范制度国外早就有了,学术界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为什么不能向别人学习呢?我们的问题是出在大家都知道做什么是错的,但就是不遵守规矩。”
张鸣对事件最终由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独立操作、未受校方其他人员干扰而得出结果表示赞赏,认为此举对于净明升手机术环境有积极意义。而对于当初的匿名举报者一直没有站出来对簿公堂,他则表示“十分荒唐”。
方舟子:
“抄没抄,小学生都知道”
但是,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历时半年的“调查结论”似乎依然不能令所有人信服。
媒体人潘采夫就此发微博表示,“我喜欢朱老师,但心里有疑惑,这就清白了吗?这样的不规范,国际上就是抄袭,汪晖更严重,也是抄袭。到底是清白不清白的关系,还是五十步一百步的关系?朱毕业于复旦,复旦自己去查就很独立吗?”
著名“打假斗士”方舟子在个人博客上撰文称,“朱学勤抄没抄,小学生都知道”,“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对如此明显的抄袭都能视而不见,只称之为‘注释不规范’,如果不是出于人情,就是鉴定水平太差,连小学生都不如”。他还称,“只是不规范,不是抄袭,这话我们听着耳熟,汪晖的支持者也是如此为汪晖的抄袭行为辩护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