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以三维战略思维谋划“创新2020” |
|
[app时报 黄辛报道]国家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临近收官,中科院“创新2020”的恢弘大幕已徐徐开启。作为我国材料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一股浓厚的创新争先氛围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激荡。
事实上,上海硅酸盐所的每一次改革与突破,都在明升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刻足迹。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以“责任与使命”为旨归的“创新2020”是中科院继往开来的重大战略举措。今年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中科院汇报,决定2011至2020年继续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要求经过10年努力,大幅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整体跨越。
旋即,一场围绕“创新2020”展开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将中科院人凝聚在新的目标之下,也激励着上海硅酸盐所面向未来10年,积极谋划自己的“创新2020”。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这场讨论的主题词是“九个转变”。
2008年,在深入学习实践app发展观专题讲座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明升中国app院院长路甬祥向全院提出了以app发展观为指导所要着力实现的“九个转变”。其中包括:从习惯于分散自由的研究探索,向面向重大app问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定向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核心高技术创新和重大系统集成创新、可持续发展相关基础和系统研究为主的创新活动转变;从以论文、奖励的数量、质量评价为主,实现向以创新实际贡献、创新发展态势、创新质量水平评价为主的跨越等等。
“九个转变”的根本,是理念和体制的转变。正是这一点,让上海硅酸盐所领导班子敏锐地感觉到,“创新2020”科技创新跨越方案的实施,必将带来我国科技体制的又一次重大变革,而中科院将是这次重大变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我们研究所要义不容辞地在这场‘战役’中充当‘先遣队’。以三维战略思维明晰发展目标和路线,提出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实际行动践行‘九个转变’,以更多实际贡献实现研究所价值。”上海硅酸盐所所长罗宏杰教授说。
罗宏杰是在该所召开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以实际行动践行‘九个转变’”专题研讨会上作上述表示的;而这一表述也是他在该所深入学习中科院夏季党组扩大精神的六次集中学习和研讨会上反复阐述的核心观点之一。
“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大学习大讨论,是谋划我所‘十二五’发展战略,实施app院‘创新2020’的前提和关键。”该所党委书记王龙根说,“知识创新工程13年来,中科院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上海硅酸盐所和兄弟所一样在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上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九个转变’,我们深深感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以更高的思想境界、更app的发展理念和更积极的姿态去思考和谋划所的新一轮发展。”
以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和责任,深入研讨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和思路举措为主要内容的中科院夏季党组会议刚刚落下帷幕,上海硅酸盐所迅速行动,积极发动全所员工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集全所智慧积极谋划未来10年的发展蓝图。
目前,该所以三维战略思维积极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创新2020”实施方案,以部署“6918”工程为核心,各方面工作扎实、有序、深入。
领导高屋建瓴指明方向
2009年10月9日,路甬祥到访日本京瓷会社。其间,就学习京瓷等世界先进陶瓷企业的经验,以及如何思考上海硅酸盐所的战略发展路线作了重要指示。
“是路院长给研究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谈起上海硅酸盐所较早着手谋划“创新2020”实施方案的经历时,所领导班子的同志满怀敬意。
世界上有些老牌企业,曾经取得非常辉煌的发展,今天,在面对一个异常剧烈的全球市场调整的时候,它们出现了一个迷失方向的瞬间,所以出现下滑。不管企业还是研究机构都要有正确的发展方向。京瓷以功能、结构为经,以IT、人体健康、能源等应用领域为纬,在交汇点上下功夫,并且在计算材料学、测试分析技术、制备成型、改性工艺上下功夫,在方向上是三维的战略安排。京瓷的成功就在于它选择的方向准确,并且不断地开创、创造新的事业。
路甬祥要求上海硅酸盐所再考察几家世界上最好的先进陶瓷企业,从中进一步了解需求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再次就上海硅酸盐所的战略路线作一些思考及必要的调整。
同年10月26日,路甬祥又向上海硅酸盐所转来“京瓷的研究开发部门”介绍材料,并指出,日本京瓷研究,以市场为导向,结合科技前沿创新,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值得研究与借鉴。
就如何落实上述指示精神,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和施尔畏又多次给该所领导班子作出具体指示。
在该所所长书记眼中,领导的多次关怀带给他们一场无异于观念碰撞的头脑风暴,“引起我们领导班子的深刻思考,开始深入筹划上海硅酸盐所未来新的发展方向”。
通过比较国内外先进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发展战略,该所清醒地意识到自身在战略思考、科研工作目标、科研成果转化、科研管理方式上的不足和差距。
“院领导的多次重要指示使上海硅酸盐所深刻认识到,只有从三维战略布局的角度和高度来分析科研布局和走向,才能深刻明晰发展目标、确定重点部署方向、聚焦瓶颈技术问题、实现应用上的突破,才能真正理顺研究所又好又快app发展的思路。”王龙根深有感触地说。
该所名誉所长、两院院士严东生也对研究所未来10年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研究所领导班子以国际化视野进行战略分析与研究,密切关注国际科技前沿,结合国内外发展态势与自身特点,以三维战略思维谋划长远发展,形成定期对战略规划和科研布局进行提升和调整的工作机制,“从而不断提升前瞻思维和战略规划的水平”。
“现在,上海硅酸盐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积极地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罗宏杰感慨地说。
上海市政协委员、常年从事明升技术研发的王绍华研究员认为,能够满足国家对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出色完成需求任务的技术创新工作就是实际贡献。对于科技工作者,技术创新是作“实际贡献”的重要途径之一。
王绍华认为:“科技工作者要把‘实际贡献’作为工作目标和追求,只有把国家需求放在首位,才可能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和价值。”
该所结构陶瓷与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董绍明研究员用更加简洁的语言提出“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目标”,“新材料”是国家8个战略性研究领域之一,“我们的创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责无旁贷”。
董绍明同时认为,应不断加强符合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要求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保持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的适度比例。基础研究坚持以应用为导向,高技术研究重视系统集成,进一步向下延伸技术链,加大成果转移转化力度,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战略急需。
以三维战略规划发展路线
通过对比先进、剖析现状,该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决定采用“三维坐标体系”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app规划。
所谓三维战略布局,第一维是材料分类,第二维是技术基础,第三维是应用领域。这与路甬祥到访日本京瓷会社后所作重要指示的精神一脉相承。
对于第一维材料分类,在担任过大学校长的罗宏杰看来:“研究所要以国家战略急需的关键材料、器件以及系统为先,以经济建设中‘量大面广’、但企业尚未生产的产品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为重,结合对自身综合实力的考量,找准主攻方向。”
在第二维技术体系方面,须从研究手段与研究实力入手,找准“病因”,实施个性化“治疗”。“这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罗宏杰说。
第三维应用状况方面,主要关注后期的使用结果评估。以罗宏杰的评判标准看来,研究结果是否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关键瓶颈”材料与器件,是否被应用于经济建设中“量大面广”的应用领域,是否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否给经济建设带来明显经济效应,最终决定了科研成果的“好用”与否。
基于此,上海硅酸盐所面向“十二五”和未来10年的发展积极部署“6918”工程。
其中,“6”是包括城网大容量储能系统、低成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系统和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及加工等在内的6项已有较好技术积累、准备大力推进的应用项目,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形成规模化的工程配套能力,或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实现明升化的项目;
“9”是指包括环境障碍涂层、透波材料与部件和特种温差电源等在内的9项重点培育技术研究项目,目标是通过3~5年培养,使其上升为“重点配套/明升化项目”的研究项目,进入大力推进应用项目的行列;
“18”是指包括材料数据库、特种服役条件的材料与部件模拟评价、新型测试与表征技术研究等在内的18个前瞻部署的研究方向,争取在未来5~10年取得重要突破,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将以新园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建成以长宁园区为本部,以嘉定园区为技术研发中心的创新组织模式。”在提及研究所的未来发展时罗宏杰满怀憧憬,“我们将重点抓好有利于三维科技发展计划顺利实施的全方位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核心竞争能力建设、科技管理能力建设和设施支撑能力建设等。”
居安思危 突破发展瓶颈
近年来,上海硅酸盐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但是,如何提高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率?如何加强人才队伍与科研团队建设?这两个问题成为上海硅酸盐所未来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该所领导班子时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查找自身不足和差距,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破解发展瓶颈问题。而路甬祥在“九个转变”中指出的,在注重科技创新的同时,还要重视知识和成果的转移、转化、工程化、明升化”,更是给研究所领导班子以莫大启发。
结合上海硅酸盐所现状不难发现,“重材料性能提升,轻器件与系统研发”、“工程技术支撑不足”的现象成为大量“半成品”专利无法转化为真正产品的最大阻碍。
面临挑战,上海硅酸盐所对症下药,建立工程开发与系统集成部,广纳具有企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在进一步明确所内主要、大量器件与系统开发任务特点的基础上,围绕这些器件和系统的开发需求,加速研究成果向工程化、明升化转变。
上海硅酸盐所材料种类繁多,器件与系统开发所面临的关键工程技术问题各不相同。因此,在所内建立工程门类齐全的技术支撑体系存在四点问题:一不现实,二包袱太重,三效益不高,四未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在进一步明确所内主要、大量器件与系统开发任务特点的基础上,围绕这些器件和系统开发的需求,组建“工程技术开发与系统集成部”。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研究单位的知识产权对企业生产的科技支撑率较低,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由单一课题组提供的知识产权难以解决复杂的生产实际问题;二是企业承接技术进行再开发的能力普遍低下;三是新装备设计与制造水平欠缺。为此,该所领导班子决定,“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建设“技术育成中心”,以便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再加工与系统完善工作,加速技术成果的转移步伐,提高技术成果转移的成功率。
罗宏杰介绍说,对于技术积累好、应用前景广但所内技术还不能被企业直接应用的项目,应选择优质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在明晰前期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构建“合同约束,分工协作,利益清晰”的“准企业化”项目部。该项目部由专业CEO领导,由研究单位主要科技人员任总工,集研究人员与企业工程人员于一体,对各合作方的力量进行有机整合,按照“非法人”、“企业化”的运作模式进行管理,以便把研究所“半成品化的知识产权”真正再加工为企业急需的“拿来即用的成熟技术包”。
再宏伟的蓝图最终也要靠人去实现。“面对‘创新2020’的新机遇、新任务、新挑战,德才兼备的人才引进培养与转变思路的人才战略实施已迫在眉睫。”王龙根表示,上海硅酸盐所将努力转变原来人才引进“随遇而安”的现状,加强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在国际国内同领域的话语权,加强团队建设,加强对青年骨干的发掘与培养,同时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有针对性地加强工程、技术、经济、装备以及管理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罗宏杰则强调,要打破“各自为政”的传统课题组创新格局,大力改变以“课题经费”牵引下的科研氛围,秉承从BGO(新型锗酸铋晶体)攻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严东生带领科研团队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3项目研发大尺寸BGO晶体,到大容量钠硫电池储能系统研制的优良传统,即强大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意志决心。在他看来,如真正做到面向未来10年的发展,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目标为牵引,上海硅酸盐所终将打造出若干集基础、高技术、工艺与分析、明升化人才于一体的“集团军”。
“我们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按照国家对科技界提出的新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和领域方向特点,努力找准科研定位,着力为战略性新兴科技明升,如能源、环保、人口健康、信息技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解决关键性app技术问题。”罗宏杰思路清晰、语气坚定,在他的蓝图上,成为明升中国先进无机材料领域拥有新体系、新明升的开拓者,战略新兴领域的领跑者,关键核心技术与系统集成的攻关者和企业界高新技术援助的忠实合作者,是上海硅酸盐所誓将执著追求的奋斗目标。
《app时报》 (2010-9-10 A1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