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焦点访谈》栏目关于湖北孝感学院就业率的报道再次引发舆论和公众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的关注。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是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
对于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来说,更好地就业是求学的第一诉求。到大学读书学习一技之长,毕业时顺利找到一份工作来维持生计,是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底线。对于许多高校来说,毕业生就业率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就业率的高低不仅影响学校的形象和招生情况,还关系到高校评估、经费核拨、新增学位点审核等重要方面。
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下发文件,要求对毕业生就业率明显偏低的高校及专业,控制或减少招生指标。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更是规定,高校的招生计划要与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硬性挂钩,对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在就业率指标的压力之下,一些高校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注水”的情况,似乎也就不足为怪了。
更何况,根据学生的就业协议和就业证明来统计的毕业生就业率在操作过程中本来就存在弄虚作假的空间。学生交了就业证明,交了就业协议,就意味着这个学生已经就业了,毕业生就业率也由此变成了任人摆布的数字游戏。
于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就此成为一个与就业形势、真实就业情况无关的数据,失去其评价办学质量、教育质量、就业情况的基本价值。虚假的就业率也就只能让学生误判就业前景,社会误判就业真相。只是希望我们的社会不会就此沉醉于数字带来的快感,却最终失落在残酷的现实之下。
《app时报》 (2010-9-7 B1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