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王元丰 来源: 发布时间:2010-8-26 9:22:46
选择字号:
王元丰:管理体制才是教育改革重点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实施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份历时两年多,经过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前后近20次修改完善之后研究制定形成的《规划纲要》实施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按照中央领导的要求,这份最初为规划教育发展的纲要转变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于人民群众意见大、制约教育发展的多方面问题设计了改革内容,得到教育系统以及社会多方面的肯定。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导致我国的教育还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差距较大的核心,是我国教育的体制与机制存在问题。必须靠改革创新,破除现行教育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使教育发展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符合国家对人才的需要,更符合人民对教育的期望。
 
对于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第三部分“体制改革”设计了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扩大教育开放的几乎涉及教育工作每个方面的全方位的改革内容。
 
这些改革内容包括: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明升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依法管理民办教育;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明升中国教育当前确实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规划纲要》提出的这些改革工作都是值得推进的。但是期望在到2020年的10年时间里,对我国教育进行全方位改革是极其困难的。当前,人民群众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我国教育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过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没有得到落实,教育的行政化严重等问题是比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方式等更为制约教育发展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地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才能切实推动教育改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不明确将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教育改革重点,那么,很可能会出现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或者扩大对外开放等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从而回避管理体制改革的情况。
 
现在一些地区和单位已经出现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方式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工作,大力宣传,而对于管理体制改革则极力淡化的趋向。应该清楚认识到,当前教育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按教育规律工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期盼,而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回应了教育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但将会对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利益进行调整,其实施将面临巨大挑战。
 
尽管中央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但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必须将其置于教育改革的中心位置,下定决心、集中精力、大力推进,才能使明升中国的教育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此外,尽管《规划纲要》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出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及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和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3方面的内容,但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不仅仅是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教育的权力和责任,以及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向学校放权。
 
要采取多方面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这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不转变政府对学校的管理模式,不但教育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钱学森之问”所涉及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也不是能单纯由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所解决的。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搞好教育改革,教育部自身改革至关重要”,只有教育部率先垂范,切实转变管理职能、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好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才能真正向前推进、走上人们期待的轨道。
 
因此,应深刻认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坚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在正制定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中,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龙头,切实转变政府教育的模式,推进教育改革,开创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app时报》 (2010-8-26 A1 明升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