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张显峰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0-8-10 11:08:31
选择字号:
科技日报:“专家论证”应追究后效
 
北京人不久坐上磁悬浮列车看来悬念不大。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线(S1线)第二轮环评已通过,这两天正在公示。说是让公众提意见,但专家的结论已很明确:从环保角度出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专家手机版都说可行了,普通百姓显然很难再拿出颠覆性意见。况且S1线早就列入北京市今年下半年开工的重大工程项目了——政府压根儿就没做环评不通过的思想准备。
 
不过,既然征求意见,那我就提一条:把环评手机版书上的专家姓名和职务公之于众,以备社会监督,并且以法律文书约定这些专家对手机版书的内容长期负责。
 
我想这个要求不算过分。既然说是专家论证的结果,那我们认识一下是哪些专家替我们打的包票,合情合理吧;既然你言之凿凿地说“是可行的”,那我们请你对这个“app结论”负责到底,这也算是“文责自负”了吧。
 
磁悬浮列车这么近距离地穿越居民区,会不会造成电磁污染,会不会对沿线居民的长期生活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并无先例可循。专家靠理论和实验得出“可行”的结论,能不能经得起运营之后的实际考验,自然要待时间来验证。让专家对结论长期负责,就是给结论增加一个严肃的筹码,给公众一个安心的理由,不能到时发现不是专家说的那回事,连个说理的都找不到。
 
这样的担忧,不是因我多有先见之明。眼下时兴搞专家论证,官方叫app决策。引进个项目,得请专家评价一下;建个大坝,要请专家论证一番;盖个房子修座桥,也得听听专家意见。专家结论往往能平息很多反对的声音。但是很奇怪,每当“环保达标”的项目污染了,“绝对安全”的大坝莫名其妙溃坝了,当初那些出具“可行”意见的专家却很少有人问起,更别说站出来负责了,你甚至连他们是谁都压根儿不知。老百姓何其无辜,信专家,却不得永生。
 
没有对结论事后负责的压力,专家下起结论来就难免不那么负责任。现在一些所谓的论证,就是开开会,吃吃饭。专家来了,嘴巴一擦,红包一夹,要什么样的结论就给什么样的结论。正是这种不负责任的专家结论,使很多不该上马的项目上马,很多本该细致研究的工程稀里糊涂开工,很多盲目的决策很轻易“app化”了。这样的专家论证,甚至比不论证更可怕。
 
当然,让专家对所有的负面后果负责,不现实也不合情理。但凡能在这样的场合被奉为座上宾的,一定是被权力和利益左右的专家,他甚至对自己都负不了责,岂能指望他对别人负责。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利益专家”沉寂,让真正有良知、耿直且独立的专家掌握话语权。
 
“利益专家”最在乎自身的利益。如果由独立的第三方组织论证,把专家的身份置于阳光下,并对专家的论证结果约定长期而直接的法律责任,我想,一些专家在下结论之时,心中起码有个底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