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大学生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美国大学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系统地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为大学生建立起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桥梁。在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严重的形势下,认真分析美国大学实施这一课程的有益经验,能够为我们开创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新局面,构建app、有效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职业规划课程的内容设计
美国高校开设的职业规划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逻辑性,对于处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学校会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以满足他们的职业规划需要。归纳起来,美国大学的职业规划课程一般包括四个逐步递进的内容模块:
第一模块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自我评定”,该课程模块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自我认识,充分了解个人的优势和特点,对自己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这是学生开始设计职业发展路径的起点,也是最终作出正确职业选择的前提。为了帮助学生开展好自我评定,建立一个完整的自我概念,许多大学都在课程中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行为、需要、动机、兴趣、技能、天赋、工作风格、职业取向和价值观念等众多方面进行评估。除了组织学生开展自我测评活动以外,教师还使用纸质量表和计算机软件对学生进行评价,向学生提供更加app、可靠的评定信息。
在大学生进入二年级之后,职业规划课程转入第二个模块“专业与职业探索”,即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开展职业调研,分析和确定那些符合自身条件的专业与职业,并且列出一个想要从事的工作的目录,逐一找到个人特征与职业特征之间的合理匹配。在这个阶段,教师并不催促学生立刻决定将来从事哪个行业,而是引导学生对所有相关职业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剖析,从而获得对于职业的初步理解,基本确定自己喜欢的工作领域。
第三个模块是“职业尝试”,帮助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所选择的职业进行实际体验,获得基于工作实践的职业认知和经验积累。在这个课程模块中,授课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开展职业实习的各种途径、相关信息和必备条件等,并且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多种与职业尝试有关的活动,使他们能够通过亲身实践进一步明确个人的奋斗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在任课教师的协助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职业体验,如开展职业实习、参加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举办的培训项目、开展校外的暑期工作、承担校内的勤工俭学任务、担当志愿者、成为行业协会的学生会员等。
最后一个模块“求职技能培训”,是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需要而展开的、系统的求职技能训练。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解六个方面的内容:如何寻找符合个人职业选择的就业机会;怎样准备自荐信和求职简历;如何应对各种招聘面试;怎样准备完整的求职材料;怎样与职场人士建立联系和进行交流;如何进行求职过程的经费开支预算。这些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是学生最终能够找到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求职技能,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介绍寻找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而且还通过现场示范来展现其中的要领,对学生进行各种求职技能的模拟训练,使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感悟求职过程,提高灵活应变的能力。
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方式
首先,美国大学的职业规划课程普遍使用的是“注册分析”教学法,目的是使学生在许多成功人士的注册中,了解职业规划的具体步骤和真实过程。任课教师经常邀请具有多年职业指导经验的校内专职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开设讲座,向大学生们讲述和分析一个个生动的就业与职业发展的故事。
其次,在讲授职业规划课的过程中,教师还常使用“团体训练”法,按照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训练。其训练内容主要是大学生普遍缺乏的职业准备能力,如运用各种工具开展自我评定的能力、从多种渠道收集职业信息的能力、判断和决定个人职业志向的能力、准备求职材料和面试的能力、与职场人士进行良好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等。
再次,利用互联网向大学生提供各种帮助,也是美国大学职业规划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学生能够从网络中获得许多方面的支持。他们可以在网络课程平台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向教师和其他同学请教;可以在学校职业指导中心的网站里免费得到所需要的评定工具,独立开展职业素质和技能的自我评价;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确定与自评结果相匹配的职业;可以在网上获得大量的就业信息,包括职业发展趋势、工作特点、技能要求、实习机会、招聘通告和相关专业团体等。
最后,为了使大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职业规划、求职和就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任课教师会准备许多书面材料,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进行大量的相关阅读,如教科书、职业规划手册、职业指导通讯、期刊论文、职业分类指南(包括上千种职业的详细描述)、个人简历和求职信样例等。通过认真研读这些资料,学生能够快速提高职业发展的认知水平,理解职业生涯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及早启动符合个人实际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课程的管理制度
美国大学对职业规划课程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第一,在课程的定位上,学校将该课程列入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专业培养计划之中,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系统地学习这门必修课。一般情况下,各校会按照不同年级的需要,把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个年级开设相应的部分(通常为8~10个星期),并且在一年中重复几次。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上课的时间。在参加正式考试并且合格之后,学生可以获得1~3个学分。执行这样的课程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教学的随意性和突击性,提高师生对于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热情,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全程覆盖。
第二,在授课人员的选择上,美国大学始终坚持严格的标准,具有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队伍。例如,在著名的康奈尔大学,所有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都具备职业规划设计、职业心理咨询和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并且在职业辅导方面已经工作10年以上。他们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为学生解决在职业规划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疑惑。
第三,在课程的设置上,学校采取多级授课方式,下属学院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开设符合学生需要的职业规划课程。为了满足广大学生群体更为普遍的职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校内的公共资源,学校职业指导中心也要定期开设许多专题课程,与各学院一同建立起内容全面的课程网络。除了在校内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以外,学校和各学院还与社会上的相关单位与职业培训机构联合,在校外开设实践性强的训练课程,由职场经验丰富的人士担任教师。对于高年级大学生来说,在工作岗位上的见习和实习都必须作为职业规划课程的重要内容,并参加获得学分的正式考核。这种多级授课的方式能够全方位地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形成强劲的教育合力,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指导与服务。
《app时报》 (2010-7-13 B3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