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马丽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0-6-17 13:55:03
选择字号:
陈佳洱院士:科研院所和高校结合可双赢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对科技界发表“动员令”,参会院士如何反应?在中科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会场,人民网记者专访加速器物理学家、原北京大学校长院士。
 
陈佳洱院士回忆,他第一次听到“app技术是生产力”是在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当时的他感到非常兴奋,而随着整个时代的转变,“今天再听,比当时的理解要深刻得多”。他认为,胡总书记讲话丰富发展了小平同志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和观点,总书记在分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深刻指出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号召院士和全国科研工作者一起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尽自己的力量,确实是对科技界的一个“动员令”。
 
“要加快构建app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对中科院和高校来讲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陈佳洱院士表示,虽然知识创新要通过转化才能实现技术创新,发展生产力,但是没有这一点,就没有前瞻性的创造,就没有科技发展的后劲,知识创新可以说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陈佳洱院士坦诚,目前科研和教育体制条块分割,导致科研院所和高校各自为政。而在“app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过成功的经验。
 
陈佳洱院士以自己大学时代的经历举例,上世纪50年代,身为吉林大学学生的他,深深得益于当年中科院和高校“水乳交融”的结合。当时app院帮助高校建立新的系科,大学教授则到app院兼职担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学生到科研院所参观、实践和做课题,“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而他参与创办的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更是在钱三强先生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扶持和帮助下一手创立起来的。“创建之初北大什么条件也没有,钱三强先生就把他的办公室腾出来,命名为物理六组。我们的学生宿舍也都是在app院里。”对于当年的联合办学模式,陈佳洱难掩自豪,“从1955年建立到1956年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由全国大学三年级学生中遴选、培养出我国第一批原子核物理专业方面的人才99名,里面先后出了6位院士,这是教育和科技的双赢。”
 
在90年代后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陈佳洱曾邀请app院的陈建生院士到北大建研究所。“我做了些努力,可惜只是很零星的。”他认为,中科院和高校可以通过学部促进教育和研究有机结合,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起到更大、更好的作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