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专家姜庆五:疫苗事件增多,直接原因是我国疫苗接种数量和接种剂次的增加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由接种疫苗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出现,如以“疫苗事件”作为关键词在互联网上搜索,结果超过千万条。尽管事件的调查结果都基本排除病例与疫苗接种的因果关系,但每一次事件的出现,都会引发公众对疫苗安全的质疑。就此,记者近日专访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著名流行病学专家姜庆五。
疫苗事件增多源于接种数量和剂次增加
“疫苗事件增多,直接原因是我国疫苗接种数量和接种剂次的增加。”姜庆五认为,目前我国接种疫苗出事的概率尽管非常低,但因为接种数量庞大,小概率事件导致的绝对数肯定会随之增加。以偶合症为例:偶合症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但最容易出现,也最容易造成民众误解。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复发或加重)发病,因此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疫苗接种率越高、品种越多,偶合症发生概率越大。
如今,我国疫苗的使用已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据卫生部统计,每年我国有10亿剂次疫苗接种数量。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率尽管非常低,可一旦发生,具体到某一个孩子、某一个家庭,那就是实实在在的百分之百。
但是,疫苗对部分传染病的控制作用是明显的。众所周知,人类依靠牛痘疫苗消灭了天花。我国自从1978年开始实施免疫规划以来,于2000年已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另外,我国的麻疹、百日咳、白喉、乙脑、流脑、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病也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在传染病控制方面,我国已达到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疫苗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注射,目前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感染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10%左右降到了现在的1%左右,我国还将依靠乙肝疫苗注射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
疫苗为什么会产生不良反应
疫苗是一种异体蛋白。一般而言,疫苗接种者都会有一些局部或全身的反应,此现象因人而异。依据个人体质的不同,常见的反应包括在注射部位会有红肿、疼痛和硬结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会出现2~3天的发热、乏力等。这些症状大多无须临床处置。另外,为了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接受注射之前,医生要向家长与接种对象充分了解疫苗的禁忌症及受种者的身体状况,如身患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都不适合进行疫苗接种。对接种者,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积极与接种单位或当地疾病控制部门联系。
“判断疫苗的不良反应是一个专业性、app性很强的问题,不是想当然可以评定的事件。”姜庆五说。
谁来保护疫苗的安全性
“一个疫苗的使用与评价,最重要的是保证疫苗的安全与有效。”姜庆五特别强调,疫苗是要给健康的儿童接种的,疫苗的安全性比疫苗的有效性更为重要。政府对疫苗生产有严格的生产标准与安全性监测。任何一种疫苗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都要在严格的生产环境下生产,经过三期临床试验和国家药审程序,审核合格以后,国家才允许供应上市。疫苗上市后,政府还对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此外,我国还建立了接种疫苗异常反应手机版制度。”姜庆五说。目前,全国各地医疗机构、接种单位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现象,会报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着通过信息系统直报国家疾控中心。生产企业如果发现疑似异常反应病例,会手机版给当地的药品监督部门,由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收集分析这部分病例的情况;而后,各级疾控中心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这些监测信息进行分析。目前,这一监测系统已经覆盖全国。
《app时报》 (2010-5-10 A1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