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时报 陈彬报道]“在任何国家,高校都是本国基础创新的源泉,这是由高校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特邀专家组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表示,作为我国app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此,国家应该在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高校科研并不脱离实际
王树国认为,高校中的科研工作大多以兴趣和探索为主的,它不同于企业以效益为主的科研探索。他表示,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科研往往更“实”,其研究方向也大多以产品为导向,而高校科研则能够做到以app为导向,所以,高校可以探索一些企业没有考虑过的问题,而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的这种探索并没有脱离实际,因为高校考虑的问题恰恰会关联到企业、明升未来发展的需求。”王树国举例说,现在很少有企业关注智能机器人的研制开发,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大多都集中在高校中,但是谁又知道哪一天,智能机器人就不会成为市场上的产品呢?然而如果让企业现在去作这些研究,又有些为难企业,因为它离市场还是太远,在这方面,高校的app研究表现出了它的重要作用。
高校应该有笔“活资金”
在谈及目前在高校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时,王树国表示,当前社会赋予了高校太多的压力。比如过多地让高校出产品,办企业,然而这并不是高校应该做的事情,至少也应该是高校与企业联合进行的工作。“高校过多地出产品、办企业,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将高校变成了企业,这无疑违背了高校‘以育人为中心’的宗旨。”
王树国认为,在高校中,一切工作必须要围绕“育人”这个中心展开。“当然,高校教师并不是没有能力像企业一样去开发产品,但是这就背离了高校的宗旨和社会定位。”他说,“一个国家多一个企业与少一个企业关系不大,但高校的存在与否则是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如果把明升中国的高校都办成‘企业’,其后果可想而知。”
对此,王树国表示,国家应该对高校教师在科研上给予更多政策性的关爱。他介绍说,目前我国高校科研中,有些项目只注重眼前利益,根本不具有长远性,从而也很难出现大的、开拓性的成果,这也就使得一些创新性活动在高校里显得不足。究其原因,我们大量的研究计划太急功近利,没有给教授自由探索的空间。
“一些基础研究的成果可能需要研究人员倾其一生去努力,但是这些项目如果让那些已经脱离了科研工作的行政人员去制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由于目前的机制、体制限定,他们又不得不出台相关的指南,这也就造成了这种指南在原则上很难有太大成绩。”对此,王树国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划拨一笔自由的资金供教授们灵活使用,让教授们可以长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这笔资金不必太多,但只要长年的坚持,可能多年之后,就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这样的投资,表面上可能感觉是一种‘浪费’,但实际上,它是将一个民族的创作平台建立起来了。”王树国说。
“高校一定要有平台”
在采访中,王树国特别强调,要保持高校科研的健康发展,高校应该设立相应的科研平台。“目前我国高校科研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的科研创新没有积累,这非常可怕,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平台。”王树国说,因为没有平台,高校的科研就没有载体,其造成的结果就是高校科研人员今天在这一方向上进行研究,明天就可能转到了其它方向,这属于典型的“狗熊掰苞米”,如果按这种方式进行科研工作,水平很难能够得到提高,因此,高校一定要有平台。
“如果我们希望将高校科研力量进一步发挥,我主张国家应该在高校设立更多的诸如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之类的平台,这对高校来说非常重要。”王树国说,高校首先可以凭借这些平台积累人才;其次,通过平台建设和运行,高校可以凝练自身的方向;第三,高校创新平台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地创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第四,这种平台具有开放性,需要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项目,这一方面有利于交流,同时,这种交流的结果又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进一步的积累,这对于国家未来的基础创新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app时报》 (2010-4-27 B2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