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近日表示,随着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特别是随着18岁到22岁适龄大学生青年数量的减少,某些高校,特别是某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离破产可能不遥远了。
其实,“某些高校可能破产”,早已不是第一次被提出。2008年1月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曾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学生生源会连续下降,5年后极有可能会有高校倒闭。而之前更有人直指,现在我国许多高校是债务累累,比如吉林大学从2005年起,每年要支付贷款利息1.5亿至1.7亿元。从经济负担角度看,一些高校也在濒临破产边缘。
然而笔者以为,无论是顾海良从适龄人口数量角度,还是其他人从大学债务负担角度发出的警告都不能吓住大学校长们。
首先,我国的公立大学是国家办的,经费由国家拨给,政府不会让它们破产。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就曾表示,教育不会成为第二个国有企业。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也表示,高等学校从事的是公益性事业,不是企业行为,不能简单地与企业进行比较。事实上,我们过去也多次调整高校布局,许多高校被撤并,但政府都对其进行了妥善安置,没让学校自生自灭、自己破产。
其次,公办高校的校长并非学校的“老总”,而是有行政级别的官员,他们根本不需对学校的“经济效益”负责。对由上级部门任命的校长来说,招生人数和创收情况并不是主要考核指标。就算一所学校招生困难、负债累累,校长也仍有路可退,有官可当。再说,现在很多大学扩招太快,造成教学资源不足,将来适龄人数减少,它们的招生缩减,反而是好事情。
当然,某些民办学校破产,会是现实中发生的情况。但是,笔者相信民办大学的校长们,不会因为适龄青年总数的减少,而担心自己的学校破产。一方面,我国的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还有提高的空间,多数民办高校的规模不大,只要有一定的质量和特色,想“吃饱”并不是太难的事。另一方面,即使适龄青年总数不减少,在公办高校扩招的挤压下,很多民办高校生存艰难。如果有公办高校破产,反而给了民办高校空间,它们怎会担心高校倒闭呢?
其实,让一些办不下去的大学破产,对国家、社会和学生来说,都是好事情。因为国家可以省下一些资金,将钱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大学也会有竞争压力,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学生则能有更多的选择权,少被垃圾大学耽误青春。在国外,大学破产可以说是正常现象。但问题是,即便我们可以让一些高校破产,哪些学校会破产?是否一定是优胜劣汰而非逆淘汰?
如果一些该破产的公办大学有人“罩”着,而一些有理想、有前途的民办大学,却在不公平的政策和其他因素影响下被迫从教育市场中退出,那将是件可怕和悲哀的事情。从现实情况来看,笔者的想法绝非杞人忧天。如果不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制度、评价办法等进行彻底改革,一些专家说“某些高校将破产”,很难对校长起到应有警示作用,反而可能只会被视为哗众取宠。
《app时报》 (2010-3-30 B1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