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明升中国农业大学网站发布了柯炳生校长《关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以下简称柯文)的文章,在目前“联考”“四国杀”的混局中,人们听到了一丝冷静的声音。有媒体认为柯文是在“炮轰”自主招生,实则不然。
柯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明升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一所‘985工程’大学,是完全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但是学校出于种种考虑,除了体育和文艺特长生之外,从一开始就没有申请开展自主招生工作。当时的学校领导作出的决定,显示了深思熟虑和谨慎态度,我作为现任领导深表赞同和钦佩。”
自2003年教育部允许高校开始自主招生探索以来,时间已过了7年。今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使高校受到鼓舞,自主招生一下子热闹起来,“华约”、“北约”的联考、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扩大和“11位教授建言”,再次将自主招生改革推到舆论焦点。农大在历经7年之久的“深思熟虑”和“谨慎”之后,是否继续深思熟虑下去,有可能成为农大师生关注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有些教授认为,农大不加入联盟,优质生源会越来越少,不利于我国农业事业发展和农大建设一流大学的步伐;有些教授认为,农大即使不加入联盟,是否也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以独立的探索找到对农业更有兴趣、在农业建设方面更有抱负的青年加以培养,并以此在自主招生改革中自成一派,形成高招改革“多元”中之“一元”。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并不容易。柯文逻辑谨严,发人深省,反映了多年深思熟虑的结果。“炮轰”一词带有很强的进攻色彩,柯文不过是对农大将继续不参加自主招生的辩护,“炮轰”显然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的刻意误读。
然而,反复阅读柯文的辩护,笔者得出了反向结论,那就是农大作为一所“985工程”高校反而应该参加自主招生。原因何在?
柯文再次重申了现行高考制度的优点,那就是公平性,这意味着在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柯文并以此认为,目前的自主招生在公平方面存在问题:“所有的自主招生考试都是有门槛的,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的门槛是只有某些学生才能获得参加考试的资格。这与高考不同——高考是向所有人开放的。无形的门槛是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远途旅行,到自主招生的学校参加考试。”
高考是否公平实际存在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结果公平,就是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绝对”公平观。一个维度是起点公平,那就是所有考生应该在基本相同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下学习,然后参加高考。目前在教育起点公平方面存在着问题,仅就城乡之间的师资水平而言,目前发达城市如北京、深圳,重点中学中有博士担任教职已不罕见,但在农村中学则没有。报纸上发达城市中学的招聘广告经常出现,由于薪资待遇和发展环境的巨大差异,即使那些初期学历不高、但在后期教学中积累了充分经验的农村高级教师,仍然会被“抽血”到发达地区。笔者亲见深圳某中学的骨干教师竟然曾任某县的教育局副局长,抽血之烈可见一斑。起点已经不公,对结果公平的绝对强调可能会导致更大的不公,这正是目前教育中和高考招生中难解的困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减少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就将重点放在了解决起点公平的问题上,但短期显然难以见到效果。
在“全国统考作为不完美的必然选择”仍然保留之际,自主招生制度如能适当安排,不是恰好可以对教育的起点不公平作出某种弥补吗?农村生源相比城市而言,生活与农业关系更为直接,因而容易对农业有切实了解,在农业发展方面产生抱负。由于农大学科的特殊性,农大应该有所作为。比如,农大在自主招生中设立有形的门槛,规定只有来自县级中学具有农村户口的学生才能获得参加农大考试的资格。农大有形的门槛将城市生源排除在外,但这种对城市生源的“不公平”却对教育的起点公平形成弥补,不但不会为人们所诟病,反而会被舆论普遍欢迎!
柯文中提到了自主招生面试中的一系列问题,“面试题目,不可能、也不应该有标准答案,而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评委的主观判断。对那么多同学进行面试,肯定需要很多个面试小组,如何能够保证不同小组的评价标准都大体一致?综合素质到底包括哪些?对于中学生的几十分钟的面试,是否真的就能看得很清楚?”这几个问题用语言确实难以回答,因为如何区别优秀学生是一种“缄默知识”或者“默会知识”,教授们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自然会知道哪个是优秀学生,但如果清楚地说出标准,则一定会有争论。农大的教授们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在对学生的比较中,已经积累了经验,能帮助他们判断出哪个考生更加热爱农大、热爱农业、愿意在农业领域有所贡献。即使认识有所不同,但通过经验交流与总结,教授们应当可以发展出一套成熟和独特的面试体系和方法,使农大面试成为自主招生中的一朵奇葩。而如果不开始探索,又如何能在实践中回答柯文中的问题呢?
明升中国教育改革需要自上而下的领导号召,更需要自下而上的积极探索,两种方向形成合力才能更快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自主招生的探索中,同样有两种态度,一是坐而论道;二是起而行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主招生制度,使其形成对现有高考统考制度的有益补充。
坐而论道,何若起而行之?
《app时报》 (2010-12-14 B1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