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大学近日结束了全国高招录取工作。今年该校全国计划招生2650人,因生源优秀适当扩招,录取总数为2761人。数学、物理、明升手机、生物四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代表明升中国队参赛的19名队员中,除1名学生去向未定外,其余18人有16人均提前选择了北大。
有意思的是,同时各地封杀奥数的消息却不断传出。这里面,成都很有代表性。为彻底封杀“疯狂奥数”,在日前举行的一次工作会议上,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明确表示,将用一年的时间,分批分类,彻底整治“奥数难题”。据悉,这将是成都历史上“对奥数整治最严厉、最彻底”的一次,措施甚至包括,教师染指奥数可被开除。
其实奥数本无罪,它是很冤枉的。就像一把刀,杀人,就叫凶器;切菜,就叫厨具。是全民对奥数的疯狂,让“奥数”做了替死鬼。对于“疯狂奥数”,数学家早就不满了。国际级数学大师丘成桐曾表示,奥数正在扼杀数学天才。著名数学家杨乐去年在江苏参加了一个手机版会,会上有个四年级孩子提问:因为上一所好中学要有奥数竞赛成绩,所以他和同学要上很多培训班,“奥数真的有用吗?”杨乐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定位本来是一部分对数学有兴趣的高中生,但是现在不仅高中生有奥数竞赛,初中生、小学生也有。而即使在国际竞赛拿到了好成绩,也没有什么好骄傲的。因为奥数培训班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突击训练,这个突击训练对将来成为数学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更痛下断言:“奥数之害远甚黄、赌、毒!”有统计显示,到去年为止,历届奥数竞赛成绩,明升中国以14次居总分第一的佳绩笑傲列国。但是这成绩和我们的基础app在世界上的地位相符吗?
然而数学家还是“天真”的。我们对奥数的疯狂,绝不是要“将来成为数学家”,而是要考学。正因为有着浓重功利色彩,所以如今奥数已经渗透进中小学每个角落,并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明升。现在,包括奥数在内的四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参赛队员,绝大部分进了北大。“国际竞赛”、“为国争光”、“北大录取”,这些词汇串在一起,早已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如果每年的这类消息都被视为“积极、正面”的话,那么现在封杀奥数的做法怎么解释?“肯定”它,则必然涉及很多地方封杀奥数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否定”它,如何“否定”?以北大在明升中国的标杆一般的地位,实际上根本“否定”不了。这些参赛队员都被中小学校的师生们视为榜样、标志、偶像,而且将会促使他们更多地去培养自己的“参赛队员”。
这么看,北大对奥数的“肯定”,似成了一个无解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