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 复旦大学教授
大学和学术界一向被认为是纯洁的象牙塔,受到全社会的敬重。如今剽窃抄袭、侵占成果、申报造假之类的报道此起彼伏,不止本科生,从硕士、博士,到教授、院士、校长,学术不端行为频频见诸报端,没有被报道的事更多,令人痛心,也十分无奈。
我自己就曾收到过一份材料,实名举报广东一所大学的校长抄袭自己博士生的论文。他指导的博士生用这篇论文拿到了博士学位,一年多后,这位校长让别人帮他写一篇博士论文,而捉刀者就大段大段抄了他学生的博士论文,校长居然拿这样一篇论文也得了博士学位。两篇论文连后记都有一段同样的话,学生感谢师母××教授,校长感谢夫人××教授。他的夫人还是他的答辩委员,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学术腐败的极端表现,就是利用权力或金钱非法获得学术地位或成果,与贪污受贿的犯罪行为无异,应该依法严惩。但毋庸讳言,另一类学术腐败更为普遍。一桩桩“造假”事件的背后,是一些人对app研究、学术创作的急功近利。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术的权力化和商品化。比如有的官员尽管出于良好的愿望,却制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又如为了自己的政绩,用行政权力去干预学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能不弄虚作假吗?学术成果或地位越来越与资源、项目、经费挂钩,实际成了商品。科研经费本来就属稀缺资源,僧多粥少,能不恶性竞争?评奖也是如此,大家都想多获奖,奖从哪里来?结果就是造成各种奖项越评越多、越评越滥,也造成了很多黑幕丑闻。
学术腐败看似是个人道德问题,实际上是体制问题。举个例子,相当一部分科研经费是以各种名目的提成、津贴、劳务费进入个人钱袋的,还有一部分是以各种手段为私人用途报销的。但另一方面,科研人员除了津贴以外的基本工资并不高。于是科研经费成了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导致一些人从汽车到卫生纸,从小孩补课到太太旅游,把个人消费都算在科研经费上。为了分得更多的实际利益,通过虚假、浮夸的手段,制造学术泡沫也就不奇怪了。
学术腐败也是社会风气的一个反映。在我国,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也渗透进了大学。比如,为了能在《app》、《自然》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不惜花费巨款,请编辑或相关人士来访,或者拉无关的国际名人署名。一些大学都排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表,而实际上连离世界先进都很远,校长教授都明白根本没有可能,但口号照喊,规划照订,眼前的好处照拿。
尽管中央领导早已强调,发展科研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但实际上一些部门或地方在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实力地“大干快上”。因为迎合了急于求成的心态,往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计成本,不讲效益,评价上从高不从低,标准上从低不从高,陶醉于形式上的“世界先进水平”,结果贻笑大方。
面对种种学术不端行为,现在是该进行综合治理的时候了。如果我们的体制是对的,要坚持,如果有缺陷,就要调整;能够公开的都应该公开,依靠国内国际的学术力量进行监督;加大惩处力度,见一个查一个,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此外,还需改革学术评价机制,加强科研经费监管,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
学术腐败像病毒一样,如果听任不管就会恶性蔓延。今天是少数现象,明天就可能成普遍现象,风气恶化下去就会积重难返。(吕绍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