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今年参加全国高考的考生人数约为1020万,比上年减少3.8%。这一数据与近年来参加高考人数持续增长的状态形成了对比。2002年~ 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由527万人增长到了1050万人。
每到高考期间,媒体总是呼吁转变成才观念:“不要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可是,当今年“挤独木桥”的人数下降后,舆论却似乎有些无所适从。
高考人数的减少,这当然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而这件事所反映出的问题也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一直以来,高考被认为是相对最为公平的渠道,而通过高考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改变命运,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几乎是唯一的通道。但是,“罗彩霞案”、 “航模加分”等却一再触动着人们心底那脆弱而敏感的关于社会公平的神经。如果权力和金钱可以包办一切,高考这个相对公平的渠道又怎么能让人信服?
高昂的学费、不明朗的就业前景对于拥有权力和金钱的家庭来说都不是问题;而对于社会底层甚至是普通公众来说,现在让他们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是需要仔细考量的事情。他们并不一定能获得公正的待遇,因此他们的“读书无用论”里或许涵盖着更深层次的东西。那些主动或被迫远离高考的人们的选择,也折射出深层的社会情境。
参不参加高考?上大学究竟值不值得?这本不应该成为众多家庭权衡再三的问题。但是,事实告诉我们,高考带给普通公众的期望值正在被削弱,弃考也许就是最好的证据。如果高考所维系的社会公平那根线依旧不断被撕裂,也许有一天,我们也要作出这痛苦的抉择。(陆琦)
《app时报》 (2009-6-9 B1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