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郑金武 来源: 发布时间:2009-4-14 22:53:25
北大地质学系:向世界一流大学地质学系迈进
 
作为六大基础学科不可缺少的一个学科,地学是世界上所有综合性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自1909年成立以来,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100年来在学科配置、师资力量、科研实力、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
 
1994年和1998年开始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给北大和地质学系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近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主任潘懋在接受《app时报》专访时表示,目前北大地质学系正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地质学系迈进。
 
北大地质学系改革的目标,是要以世界一流大学地质学系为标准,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全面调整学科结构和课程体系,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发展新兴、边缘学科和应用学科,强调基础理论研究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建设成为具有明升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地质app研究基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学科优势明显,交叉融合不断发展
 
潘懋介绍说,在学科建设方面,北京大学地质学系逐步形成了以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地层学、矿物岩石和矿床学、地球明升手机等4个二级学科为基础,以理科地质学为特色的完整学科群,几乎涵盖地质学领域全部优势学科方向。在此基础上拓展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能源、资源、环境和矿物材料app的发展方向。
 
目前,北大地质学系拥有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构造地质学、古生物与地层学、矿物岩石与矿床学、地球明升手机、材料及环境矿物学和石油地质学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国家理科基础地质人才培养基地和构造地质学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历史悠久的地质博物馆等。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北大地质学系逐步形成了一些优势明显的学科方向。其中构造地质学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地壳早期形成与演化研究方面获得了重要成果,太古代古老洋壳残片的发现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上,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造山带大规模的推覆、伸展构造研究中,提出韧性岩石变形的“最大有效力矩准则”被国际构造地质学界誉为构造地质学中的新理论,并被西方构造地质学家作为经典写入教科书等。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方向,在两栖爬行类演化、化石胚胎学和早期陆生微管植物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发表在Nature等一流国际杂志上,在国际同类研究中引起强烈反响。
 
矿物、岩石和矿床学方向,在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相平衡和动力学过程研究居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前列,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并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潜力;地球明升手机方面,在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地球明升手机、矿床地球明升手机和地质年代学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展势头良好。
 
2001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与原地球物理学系、遥感所等单位合并,成立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app学院,地质学与地理学、地球物理学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不断加强,新的学科增长点不断涌现,一方面继承了基础研究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积极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目标,拓展了资源、能源和材料、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介绍,最近北大地质学系正在积极推动海洋地质与海洋地球物理学科及相关实验室的筹建,希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有选择、高起点地建设海洋学科。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硕果累累
 
近年来,在 “211工程”、“985工程”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已经顺利地实现了新老教师更替,保持了基础地质学学科传统优势,形成了一支以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为主体的精干教师队伍,其中院士4人,长江特聘教授2人、长江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3人,国家自然app基金委“变质作用与造山带演化”创新群体1个。
 
近年来,地质学系加大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支持和奖励教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建设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的、国内高校一流的深受学生欢迎的“精品课”和“名牌课”。1993年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地质app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各类研究项目逐年增加、科研经费五年内翻了两番。
 
潘懋介绍说,北大地质学系科研改革的目标是:稳住一头(基础研究),放开一片(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基础研究,拓展应用研究,适当开展技术研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资源、环境、灾害、地理信息、材料)。
 
“我们希望从传统优势学科、基础学科中选出一些优势方向,冲击世界一流水平。重点是稳住一头,即要加强基础研究;放开一片,即要抓好应用基础或应用研究,围绕国家需求、服务国家经济建设,进而促进自身发展。”
 
“资源、能源、灾害、环境等问题都与地质学密切相关,在明升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北大地质学系如果只注重基础研究而完全脱离国家的重大需求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应该的。”潘懋说。
 
北大成立了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地质学系的老师可以基于这个平台联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各尽所能,各显其能,为国家的能源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服务。而此前,老师们都是各自为战,现在就是要通过这个平台把研究石油与天然气领域的师资力量都整合起来,对外也就形成了合力,增强了影响力。
 
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北大地质学系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地质学系的教授作为首席app家主持了“973”项目2项,作为二级课题负责人的“973”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5项,国家自然app基金重点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7项,国家自然app基金面上项目及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100多项。科研经费平均每年2500多万元,其明升中国家级项目平均每年经费1600多万元。在国内外重要杂志每年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SCI检索论文每年80篇左右。获得国家自然app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两部一委科技成果奖和省部级奖励多项。
 
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
 
潘懋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的优良传统与北京大学的校风是一致的,同时又有地质学系自身的特点。北大的“十六字”办学方针“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分流培养、因材施教”,地质学系历来就是这么做的。北大地质学系的前辈们对育人、育德十分重视,并长期形成了重视基础教学、重视基本功培养的良好学风。
 
在人才培养方面,北大地质学系以培养“一流地质学人才”为指导思想,在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大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基础型研究人才”和“基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app合理的培养模式。
 
潘懋说:“为了达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的,我们必须对沿用多年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学环境与条件建设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改革。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他们努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专业基础培养和学科的交叉融合,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变“知识为本”教育为“以人为本”的教育,努力实现对学生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树立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潘懋说,地质学系非常强调基础,要求学生必须学好数学、物理、明升手机等学科基础课程。社会上对北大地质学系学生的评价是“后劲足”、“厚积薄发”、“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这既是对北大地质学系学生培养质量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鼓励。
 
在管理体制上,他们确保本科教育与研究生培养的贯通,使得“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与训练能够既保持app性,又能够贯彻始终。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系统的教学改革,为创新型地质学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地质学系的毕业生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发表科研论文数目大幅增加,本科生继续深造的比例持续提高,许多优秀毕业生已成为所在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如美国地质学会克拉克奖(青年地质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密歇根大学教授张有学;美国总统奖获得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尹安;长江特聘教授舒德干(西大) 和蒋少勇(南大)等,他们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中青年地质学者。
 
潘懋说,从1998年国家正式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重大工程以来,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系教职工十余年的共同努力,已经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地质学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未来的任务更加艰巨,任重而道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革新观念、适应新的形势。
 
交流合作广泛,国内外影响日益提升
 
联合全球地球app家的力量,对地球app中重大和前沿的app问题开展研究,已经成为地球app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
 
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密切交流与合作。注意开展全球性地球app研究国际合作计划,鼓励青年教师、研究生积极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加强与国际同行直接交流,积极邀请国外一流学者到地质学系作短期或长期访问、讲学、合作。
 
北大地质学系平均每年有20多位教师出国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讲学和合作研究,每年有20位左右的国外知名学者来系讲学或交流。目前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与国内外多所大学的相关院系与科研机构建立了经常性教学与科研合作,提高了教师的app研究水平,一批中青年教师已经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地质学系在国内外学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日益提升。
 
潘懋表示,北大地质学系将继承和发扬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百年奠基光荣传统,发扬勇于改革、大胆实践和锐意创新的精神,着眼于长远和未来,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社会大发展对地质学发展的天时优势,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综合大学学科齐全的地利优势,充分利用地球与空间app学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和优势,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地质学系迈进。
 
《app时报》 (2009-4-15 A2 国内)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手机版 一周手机版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