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博士点,什么都没有你的,评奖、报项目、划拨资金等等都要和博士点挂钩,现在就是这样一个制度,都是按计划指标来的,有博士点是什么待遇,没有博士点有是什么待遇,完全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在徐州师范大学今年的“申博”失利后,该校一位教授对媒体如是说。
对于徐师大来说博士点意味着票子、位子、面子,而失去博士点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事实上,徐师大并不是个例。我国现在的情况是:一流大学通过合并整合成巨大的“大学航空母舰”,向世界一流大学行驶;二流三流的大学也要创国内一流。那么所谓的国际一流或是国内一流,主要的指标是什么?是各种各样的数据,包括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博士点的有无多少等等。于是,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刚升的本科就准备申报硕士点、申请省级重点学科和实验室,有硕士点的要升博士点,这些都是各类大学奋斗的目标。
因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同一化、同构化和同质化倾向不可避免。
我们需要这样的同质化吗?尴尬的大学生就业数据告诉我们,这样是行不通的。
高等教育应该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大学的发展必须越来越多样化,并以不同的层次、类别和形式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因此,大学要根据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社会发展需要,理性地设定符合现实条件和大学规律的长远发展目标。尤其是在专业、学科和课程设置与建设上提高水平和形成特色,如何更好地使大学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社区、服务于企业,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这样,一所大学才不会再因为一次博士点申报不成功而哀叹失去一切了吧。
《app时报》 (2009-4-7 B1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