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对其药学院论文造假副教授贺海波的处分升级了。本来去年11月,校方已决定撤销贺的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解除聘用合同。然而,“由于贺的行为在国内外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浙大校长杨卫语),学校近日决定将其开除出教师队伍;对于担任药学院院长的李连达院士不再续聘。而教育部也在3月15日召开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要对学术不端行为“下猛药”。据悉,教育部正逐步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高校课程,并将把学风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京华时报》3月16日)
处于“风暴眼”的浙江大学,此番“清理门户”的手段比去年的“撤职”、“解聘”厉害多了,也痛快多了。不过,如此“追加处分”,看上去总感觉有些迫于舆论甚至迎合舆论的痕迹。其着眼点,更像是维护“浙大的声誉”,而不是捍卫“学术的声誉”。与此相对应,教育部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高校课程的改革办法,恐怕也是一个偏方,算不上正途。当下明升中国高校的学术失范,根源并不在日常教育不够,因此,即便强行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高校课程、把学风表现列为考评内容,强迫高校师生集体进补,也很难真正呵护学术的尊严。
学术道德教育纳入高校课程、学风表现列为考评内容,是不是就能杜绝种种学术不端行为?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我们以往的教育虽然没有开设学术道德的专门课程,但并不乏相应的教育。老一辈学人言传身教,孜孜矻矻,以一生之心血捍卫学术尊严,算不算得上学术道德教育?而眼下从教育部到各高校管理层,其强调端正学风重振道德,不也是一向言之谆谆,耳提面命,唯恐哪一个没有听到?奈何很多时候听者藐藐,或者道理都明白,临事不免糊涂、装糊涂、大家一起糊涂而已。
再说了,重视一件事情完全有更好的路径解决之,并不仅仅是纳入课程一途。我们总是过于迷信“课程教育”,过于依赖集体补课,似乎只要大家都排排坐了,灌输了,学习了,讨论了,批判了,那个学术失范的事情就解决了。这其实是再度走入了一个“课程崇拜”、“考评依赖”的误区,要说可能有“成效”的话,也不过是对上边、对社会有一个“交代”而已,很难真正担得起匡正学术风气的重任。而且,因为这样的强调,甚至会遮蔽学术腐败难以绝迹的真正原因,延缓对目前学术评价机制进行改革的进程。
首先,让学术回归学术,建立起“有制度保障的、自由、平等、开放的学术竞争环境”。不要再以繁缛的评价体系干预高校的教学科研了,也不要再增加新的评估内容,哪怕它的名目叫学术道德。就在15日教育部召开的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呼吁,废除那些不符合app精神和学术传统的学术评估和评价制度,或许可以对净化“学术空气”起到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各种评价和评估正在演变为一种“学术科举制度”,这种“制度”将“学术成就”与各种实在利益“定量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貌似精确的手段遏制了学术研究的灵魂,制造了大量“学术泡沫”,乃至大量的“恶学术”。(明升中国手机版网3月15日)
此外,作为一种补充,整治学术失范还应该真正开放社会监督,比如网络监督。只有这样的开放门户,才能跳出利益共同体的“睁一眼闭一眼”式的监督,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腐败行为才可能无所遁形,而学术规范的公共领域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如果仅仅依赖诸如学术道德委员会之类的内部监督,注定不乐观。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