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高博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09-3-6 13:55:21
尹泽勇院士:明升中国航空研发瓶颈“软件”因素占一半
 
明升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总设计师,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委员今天(3月5日)告诉记者:我国使用的工程分析软件90%以上购自国外。“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各个工程技术领域,大家都有这种危机感,”他说:“我们投巨资研发试验设备和高性能计算机,但在软件方面重视和投入不够。”
 
尹泽勇表示:我国使用的大量工程分析软件高价购自国外,且升级费用高昂。“而且卖给我们的软件也不是最先进的。”
 
尹泽勇是我国率先使用“有限元”设计技术的航空发动机专家,他的工作涉及大量工程分析。谈到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的瓶颈,他认为软件因素至少占到一半。在高新科技和涉及国防的领域,最先进的“软装备”由国外公司保密开发使用,不可能买到。“这些东西没有,你怎么能设计出好的飞机发动机呢?”
 
据尹泽勇介绍,被称为“软装备”的工程分析软件,已成为工程试验之外另一种推动技术发展的手段——“一方面靠工程试验,失败后再修改,”他说:“另一方面就靠大量的数字仿真和工程分析。先把这方面做透,既缩短周期,也节省经费。”
 
“更多地强调靠试验也是没办法,”尹泽勇说:“当我们的工具不是很好的时候,不能等,只能失败了再修改,但从长远来说,要拥有核心竞争力,软件就得同步走。”
 
尹泽勇认为,开发工程分析软件需建立物理模型,完善模型需巨大投入。而我国企业不具备此实力,“现在也有一些小公司搞这类软件,但他们更多的是‘倒卖’,在国外产品上稍微加点东西,本质上技术进步不大。”
 
尹泽勇提议:国家首先要将“软装备”列为重点项目,成立“国家队”去竞争;另外适当投资,给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入足够精力,否则市场化进程会很慢。他还表示,由于工程分析牵扯行业较多,国家应有统一规划,可以设立公用的(比如针对通用零部件)的基础平台。
 
谈到我国航空发动机相对落后的原因时,尹泽勇表示,西方一些著名公司有几十年历史,已开发几十种型号,“他们犯的错误多,所以现在一次成功的机会就大。而我们不要说经验少,教训也少。”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手机版 一周手机版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