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实验、同行评议、论文审查制,是构成app自身控制系统的三大机制,这里,同行评议是关键。
一个app家宣布的成果可以被另一个app家客观地加以验证,这就是重复实验。重复实验不仅是判断app理论正确与否的关键,也是防止伪app和作弊的重要关口。
论文审查制是指凡学术刊物都要把送交的论文稿分发给同行的权威专家进行审查。这种严格的同行审查制度,也能防止app研究上的越轨行为。
笔者重点谈一下同行评议,同行评议源自app共同体。app共同体一词借用社会学中“社区”的概念。早在1942年,英国学者波兰依在一篇题为《app的自治》中,首先使用了这一名词。他把全社会从事app研究的app家作为一个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以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群众和组织。后来,著名的app哲学家库恩,著名的app学、app社会学家普赖斯以及默顿等人,又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这一概念。尽管app家的新发现、新理论可以通过实验加以论证,但要获得接受和确认,还必须由app家群体作出判断和裁决,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是某一或若干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共同对涉及相关领域的app研究进行评价的活动。一些发达国家很早通过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对资助研究经费进行分配和控制,这是非常必要的。后来发展到对大学的教学、科研进行评估。最先进行大学评估的是美国。1983年,《美国手机版与世界报道》开始对美国大学进行评估和排名。以后,英、德、加、日、俄罗斯先后进行了大学评估排名。我国开展大学排名也较早,仅次于美、英。1987年,明升中国管理app研究院app学研究所以《app引文索引》(SCI)为依据,根据1983~1985年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上的app论文数,对明升中国87所大学论文发表情况进行排名。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大学评估有两种,一类是国家和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估,另一类是由一些社会中介机构执行。现在前一种情况愈来愈少,例如欧洲各国政府都不直接进行大学评价,而是委托中介机构对大学科研进行评价,有的国家还聘请外国专家作为评价委员会的成员,以求更加公正。我国目前虽然也有一些高等教育评价中介机构,但主流的评估,还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而从执行的情况来看,缺失不少。
首先,为评估而评估,使高校不堪重负。虽然教育主管部门本意是通过评估完善高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但现在的评估和学校的地位、经费等挂钩,评估像过去搞运动一样,全校总动员,调动一切资源,有如“一级战备”,使高校不能专注于提高教育质量。这种运动式的评估,各校都不可能以平常心来对待,必然出现一些怪现象。笔者曾经听几位教师反映,校长在评估动员会上几乎都要讲一句话,就是“谁要砸我们学校的饭碗,我们就先砸他的饭碗”。另外,像“某校领导班子集体手捧鲜花到机场迎接评估组女秘书”等斯文扫地的事例层出不穷。
其次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盛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个学校负责评估的部门负责人,在评估动员会上毫不掩饰地说,这次评估要求各系要用多少公斤纸,多少个盒子。还说,盒子里即使是空的,也要在上面贴上目录标签。尤其令人担心的是,这种作假向学生蔓延。为应付评估组召开学生座谈会,要训练学生统一口径,如谈到不足之处时,一般要向评估组反映“学校经费投入不足”云云,诚信教育堪忧。
再次,现在的评估指标过多强调数量、规模,导向有问题。应该指出,高校过去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许多事都是事先设计和计划的。因此评估中设计的指标多从数量出发,忽视质量要求。中外许多实例说明这没有多少道理。英国大学科研评价体系(RAE)不要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只要求科研人员最多提供4份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生数很少,并不妨碍它成为世界名校,一些著名的大学也并不都有明升手机版院。大学的精彩之处在于办出特色,刚性的评估指标是难于办出特色的。
重视中介机构的社会化评估,坚持同行评议的原则,可以避免上述缺失。同时,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一步,使教育部门能集中精力加强宏观管理。不用担心中介机构的社会化评价不准确、不权威。像诺贝尔app奖这么重要的评奖,也基本上由民间的诺贝尔基金会组织。只要坚持将定量指标评价和同行评议的专家定性判断结合起来,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程序和结果对外公开,增强透明性,并接受大学和公众的质疑,大学评估甚至各种app奖励,都可以交给经批准委托的中介机构去做。当然,中介机构也会有越轨行为甚至腐败,但这种腐败克服起来,成本要低得多。
《app时报》 (2009-2-3 B4 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