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家发现海豚会用工具捕食
北京时间1月6日消息,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的app家最近在澳大利亚西部的鲨鱼湾发现一种会使用工具的宽吻海豚。这种海豚在寻找食物时,会将一块海绵体吸附在鼻子的前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海底泥沙的伤害。
在西澳大利亚的鲨鱼湾,一些海豚在水底觅食时会将一块海绵体吸附于它们的鼻尖之上,用来保护它们不受海底泥沙的伤害。首先,它们通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来寻找一块合适的海绵体,这比其他不用这种方式觅食的海豚要多花费很多时间。美国乔治敦大学生物与心理学教授珍妮特·曼恩在研究中发现,这种技术一般只有雌性海豚使用,而雄性海豚却通常不愿意向它们的母亲学习这种技术。珍妮特认为,研究发现表明海洋世界也存在许多聪明的动物,它们比其他动物要花费更多的时候来寻找觅食工具。她在数千只海豚中发现有41只雌性海豚在使用海绵体作为觅食工具。这些海豚显得更加孤独,它们常常潜入在深水区后,会在海底生境中长时间劳作,比其他海豚花的时间更多。
研究还发现,“女儿们”相对更加容易适应周围群体的环境,更愿意接受母海豚的这种觅食行为。但是,“儿子们”好象对母海豚的这种觅食方式显得不是很感兴趣,而更愿意与周围雄性海豚一起觅食。珍妮特认为,“这种雌雄海豚早期的行为差异预示着长期的遗传影响。对于雄性海豚来说,它们更愿意联盟结队,这是实现成功交配的前提;而对于雌性海豚来说,它们则更注重于觅食技巧的学习,这是为了满足它们在长达3至8年时间里哺育孩子的需要。”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是:海豚使用海绵体捕食的技巧是通过社会学习还是由遗传获得的。研究人员们分析了13只“海绵豚”和172只“非海绵豚”的线粒体DNA,结果发现这种行为基本上是在单个家庭中由“母亲”传授给“女儿”的,这种利用海绵捕食的技巧最有可能来源于上一代。
珍妮特·曼恩说,“这也是首次真正着眼于家庭和群体水平遗传的不同模式的文化传递的研究。如果戴海绵捕食的技巧存在Y染色体,那么只有雄性海豚会用这种技巧。如果这种技巧只存在于非性染色体之一,那么,‘海绵豚’和‘非海绵豚’在雄性和雌性中的数量可能会一样多。但这种理由似乎又不成立。我们已经排除了戴海绵捕食的技巧可能是一种遗传倾向的可能性。”相反,研究人员们推断,使用海绵体捕食是“母传女”的独门绝技。雄性后代极少获得同样技巧的原因目前虽然仍是个谜。但研究小组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雄性宽吻海豚更加倾向于与其他雄性组成紧密关系,这种同盟不适合戴着海绵在海底捕食,因为这是一种耗时而独立的活动。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app家们就已经发现了海豚的这种行为,但是由于它们的觅食环境位于8到13米的海水区,当时很难对它们进行实时观测。珍妮特介绍说,宽吻海豚的大脑体积仅次于人类,而且结构非常复杂,很难对它们的大脑和语言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但无庸置疑的是,他们看起来好象非常聪明。此前就有研究发现,海豚在捕食时甚至还能与当地的渔民来进行“合作”。宽吻海豚会将成群结队的鱼赶到沙滩,然后给渔民发去信号让他们撒网,而企图逃跑的鱼则会直接游进等在一旁的宽吻海豚的嘴里。海豚还能够在镜子中认出自己,而且还拥有复杂的社会特性和个性。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