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赵庆年 来源: 发布时间:2008-6-17 8:23:13
app时报: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应冲击教学

工作是大四学生的第一话题,而过早地准备则可能冲击教学。袁建胜/摄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国家也因此成立了由多部委组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教育部还颁布了相关举措,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职院校教学评估和独立学院教学评估中,加大就业状况指标的权重,将毕业生就业状况提升为一级指标或核心指标,并且就业率连续3年下降的省市,将暂停其新设本科院校,停止审批高职院校。财政部、发改委等部委也出台了一些相应政策和措施。
 
在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的情况下,高校的就业工作成效是显著的。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6月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2002年6月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4.7%,2003年9月1日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2004年9月1日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3%,2005年9月1日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2.6%,2007年9月1日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1%。
 
过早准备冲击教学
 
然而由于学校、学生、用人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的一些不恰当作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出现了一种大打时间战的不app现象。几乎从上一届学生离校之后就开始,每年的10月份便进入高潮,将近一年的过久持续时间使毕业生投入的精力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给人才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给学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这些课程自然有其积极意义,但由于学生的求职欲望过早被激发,这也成为加重学生心理负担的因素之一。据一份针对高职院校大一、大二年级学生进行的就业压力水平问卷的调查显示,49.3%的学生处于健康危险性压力状态、21.6%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
 
在如此“高压”状态下,毕业生到了最后一学年,尤其是最后一个学期,就业就成为学校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一切工作包括教学工作都要为就业让路,甚至以调整教学计划来保证学生可以随时离开学校参加就业供需洽谈见面会。其结果便导致教学的逻辑秩序被打乱了,时数压缩、设计缩水,最终的结果是毕业生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即使是没有调整教学计划的学校,在最后一学年,尤其是最后一个学期,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已经无法得到保证。据对某高校的初步调查,毕业生在最后一个学期的出勤率一般只有60%左右。一般的毕业生平均要到外地参加3~5次左右的就业供需洽谈见面会,平均要投递10余份的求职书。而事实上,据北京大学3次的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求职次数与求职结果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单纯依靠增加求职次数并不能显著地提高求职成功率。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往往在10月份便开始接连不断地组织各种大型的就业供需洽谈见面会。而用人单位为了招聘到足量的毕业生,也纷纷抢前抓早,到各地举办招聘会或深入到高校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唯恐晚了就招聘不到好的人才。据某高校介绍,在200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有520多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毕业生。
 
对于学生本人,一进入最后一个学年,就业便成为他们的第一话题,每一个学生都想在第一时间找到如意工作,唯恐晚了就找不到好的工作。
 
就业不能
 
打“时间战”
 
针对这种状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必须更新就业观念,应慎重提倡“以就业为导向”,更应慎重将就业率与学校的办学水平相挂钩,尤其是本科院校不应该提倡以就业为导向,研究型大学更不应如此。因为,本科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不是按照职业岗位培养人才,而是按照专业甚至是学科培养人才。
 
岗位培养比专业培养更具有岗位针对性,眼前会更加适合岗位的需要,但由于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欠缺,实际上也是人才培养的降格。如果过分强调就业率,可能导致的结果是,表面上看学生毕业后就找到了就业岗位,但因没有达到专业培养的要求,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高校应摆正教学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教学是就业的前提和保证,就业是教学结果和目的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高质量的教学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创造出高就业率。其他外围的工作都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高校应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上下工夫,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调整教学计划的做法恰恰是与这一原则相悖的。
 
在就业问题上,高校只能打“质量战”,不能打“时间战”;学生更不应过早地将精力投入到就业工作中去。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也只能打“能力战”;用人单位也应更新观念,同样不会因为你较早地宣传而招聘到优秀人才,吸引优秀人才的是单位的经济实力和为人才所能提供的发展环境。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上,只能打“实力战”。
 
同时,为了不使就业工作冲击教学,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把学生就业时间放到每年的5月份以后进行,在此之前不许任何单位和部门组织召开有关就业供需洽谈见面会的活动,学生也不能利用学习时间到用人单位找工作,只可向用人单位发求职书,通过网络联系就业事宜。因为推迟了就业时间并没有推迟掉就业岗位,损失的恐怕也只是毕业生一两个月的工资,而却可以使教学工作得到圆满完成,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是学生个人与国家事业的长久大计。
 
在全国范围内,“时间战”无益于提高就业率,只能是内部的无序竞争,产生内耗,增加就业成本。应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进一步管理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并进一步形成一种制度安排。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手机版 一周手机版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