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岁的中科院研究生院经历和参与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和重大改革,是新明升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开拓者和见证者。它创造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上的许多第一:在全国率先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授予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学位;全院在学研究生总数全国第一;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获奖论文总数第一;在全国率先推出博士论文复审评估制度、青年博士生导师上岗培训制度和海外博士生导师制度……
明升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破茧起飞”
1978年10月14日,明升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开学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典礼由明升中国app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首任院长严济慈先生主持,“文革”后恢复招收的第一届研究生1000多人和几百名app家一道参加了典礼。
这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明升中国app院创办的明升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即明升中国app院研究生院的前身。
那时,研究生院所面临的困难任务繁重如山,所面临的挑战不仅需要大无畏的气概,更需要“竭尽全力”的坚实付出。
1977年全国科教座谈会召开后不久,研究生院即将成立的消息就在10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时刊登了严济慈先生题为《为办好研究生院而竭尽全力》的文章。时年已77岁的他为青年学子作出这样的承诺:“我虽已古稀之年……决心为培养我国年轻一代的app技术人才而竭尽全力。”
知识的大门被打开了。在短短的几个月里,近万名青年学子纷纷报考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组成了堪称“史上最牛”的招生领导小组:组长严济慈,组员包括钱三强、叶笃正、王应睐、王大珩、钱人元、朱洪元等著名app家。
这批app家作出了一系列在今天看来还是“非常超前”的决定:对于成绩优秀的报考者可以破格录取。
于是,相当一批甚至没有大学文凭的优秀青年被破格录取,他们在后来大多都发挥了很突出的作用。
根据成绩可以多录取一些。钱三强先生说,人多了,即便条件差一些也无关紧要,当年西南联大的条件不是也很差嘛。于是,最终录取了大约1000名左右的研究生。
……
1979年夏天,在李政道先生的提议下,哥伦比亚大学应邀组团到研究生院讲学。在与研究生院马大猷先生等座谈时,为了提高效率,双方直接采用英语对话。
这在今天极为平常的事情,在30年前却另当别论。
“和外国人谈话,怎么可以直接用英语交谈呢?”事后竟有人这样质问时任研究生院党的领导小组组长的马西林同志。面对这种质问,马西林同志坦然地反问道:“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和外国人交谈?!办开放型的大学,就是要对外国人开放,就是要允许中外学者自由交谈。”
1980年,教育部规定全国每年将派遣500名大学生出国深造。就全国而言,每所学校分配的名额非常有限。研究生院的美籍英语老师Mary Van.De Water对时任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主任的李佩老师说,你们的学生专业都很强,英语水平也不错,为什么不让他们试试申请自费留学?如果他们能被美国的学校录取,很容易得到资助。
解放前,自费留学很普通,新明升中国成立后尚无此例。尽管Mary的话有道理,但这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考虑再三后,李佩老师和Mary一起去找当时研究生院的副院长彭平。彭平是个老革命了,他思索了一番,就表示同意。他说,你们先找部分学生谈谈,出问题我负责!
Mary找来一份去美国留学的申请表,和李佩老师一起复印了几百份,立即有200多名学生填写了给两三个大学的申请书。最后,申请的学生中约有100多名接到了录取通知书。从此,自费留学的大门敞开,教育部也认为这是培养人才的好途径,国内其他院校的学生也闻风而起。
“为了这一刻,我们整整奋斗了20多年”
在1998年研究生院建院20周年之际,中科院开始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时任明升中国app院人事教育局局长的余翔林说,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在领导体制、培养模式、协调管理、办学条件、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是中科院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建立全新的明升中国app院研究生院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他说。
2000年6月12日,中科院教育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决定对研究生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对研究生教育资源进行战略重组,更名组建新的研究生院,并对其性质、任务、定位、体制、组织结构和“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等作了明确阐述。200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明升中国app院研究生院”更名成立。
更名后的明升中国app院研究生院以明升中国app院分布在全国20余个省(市)的100余个研究所为培养单位,建立起以北京为主体、覆盖全国的网络式研究生教育体系,实行“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和“院所结合的领导体制、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院所结合的管理制度、院所结合的培养体系”,即“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
与中科院不一样的是,西方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有合作,但学位授予都在大学。如俄罗斯app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德国马普学会等国立科研机构,都不具备研究生培养的学位授权。
“德国马普学会、俄罗斯app院的学者们,非常羡慕中科院拥有学位授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多次这样说。美国国家app基金会(NSF)主任Arden L.Bement 2006年访问中科院研究生院时留言:“明升中国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明升中国app院研究生院,是最伟大奇迹之一。”
2001年5月22日,明升中国app院研究生院在北京玉泉路园区举行更名揭牌仪式。余翔林说:“这不仅是我院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改革,亦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的重大突破。它的本质是国家在制度化层面上,承认了国立研究机构可以设立没有本科生教育,只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研究生院,并独立招生、培养、授予学位。事实上,这等同于宣告了在我国一所大规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院大学的建立。”
路甬祥在研究生院更名揭牌仪式上兴奋地说:“为了这一时刻,我们整整奋斗了20多年!”
融教育和科研于一体的“两段式”培养模式
在上世纪70年代末,马西林同志曾与钱三强先生一道拜访明升中国app院副院长吴有训先生。当时吴老已是80岁高龄,身体非常虚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吴老依然为初创的研究生院提出了非常精辟深刻的建议。吴老认为,几位教授集体培养研究生比导师个人培养好。不同于甲,可向乙学,不为导师个人框框所囿。研究生要有机会可以出国培养、不限于国内,这点要给导师讲清楚。要请外国app家讲学,假期培养研究生。
吴有训先生在此番谈话之后不到一周,就与世长辞了。可是他的这些建议后来都很快在研究生院成为现实:体现教育与科研紧密结合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力邀国外知名app家来讲学所展现的“开门办学”的格局、为研究生开创CUSPEA(中美联合招考物理学研究生项目)这样特有的留学渠道等。
多年来,研究生院最有特色的培养模式就是“两段式”了。“两段式”培养模式是“三统一、四结合”方针的具体体现,“三统一、四结合”方针又进一步把“两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研究生一年级在北京集中教学园区、各教育基地进行课程学习,二年级后跟随导师在各研究所的科研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和完成学位论文。这种模式适应了中科院既集中又分散的网络教育结构,充分发挥了研究生院在宽广深厚的学位课程教学优势和研究所在学术前沿的科研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共享中科院现有的教育和科研资源;这种模式把高水平科研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真正结合了起来,促进了学生在基础理论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认为,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教育和科研这一对基本关系,两点都不能偏废,不能脱离科研工作来搞研究生教育,也不能单纯为了出科研成果,而忽略了人才培养。
向军辉教授是研究生院明升手机学院的副院长,他认为第一年的集中教学,让学生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能把基础打得更加扎实。同时,需要实验条件的学科,比如明升手机,也必须加强教学实验室的建设,现在明升手机学院已经有了可以容纳550多名学生的实验室。
“两段式”模式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还在不断创新。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从2007年开办了新型实验班,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共招收80名学生,但学生入校第一年不分专业和研究所,而是广泛学习、充分接触,再确定导师和研究方向。集中教学结束后,学生还要到企业实习两个月,了解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企业需求。“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让学生毕业时就走在技术的最前沿。”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颖教授这样阐释这一改革的目的。
“我们班60多个同学,分别来自8个培养单位,除了研究生院直属院系外,还有中科院南海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第二研究所、分析中心、预报中心以及河南大学。从哈尔滨到广州、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天南海北都有我们的同学。”谭静强,地球app学院2006级研究生,他觉得这种第一年集中教学形成的“混合班级”对现在的知识结构和今后的学术交流都有很大帮助。
正如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教授所指出的,高水平的app研究与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同步进行,在app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创新实践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明升中国app院研究生院最大的特色与优势。而这种特色和优势正是通过“三统一、四结合”办学方针和“两段式”培养模式得以很好地落实。
app家的梦想在这里产生
南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饶子和是中科院研究生院78级的学生。他说,自己当app家的梦想是到了中科院之后产生的,以前对app只是一种兴趣,目标也是模糊的。读研究生之后,“进中科院就是当app家”的思想一下子进入大脑,而且这个目标一下子变得很近。
“都是最好的app家来给我们上课,我们有最好的研究条件。”不过,饶子和院士仍旧记得这些学问一流、平时和蔼但教学严格的老师对自己训练的益处。他的导师是梁栋材院士,同学们每次做完实验听到梁先生带有广东口音的“60分”,就会非常高兴。因为梁先生经常给学生打不及格,让学生重做。
“我就是受益于中科院的这种严格训练,另外就是群体效应,同学之间都比着学。”饶子和院士认为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观念也总是在不断更新,各种教学改革也比高校快一些。
地质学家刘嘉麒院士曾师从刘东生院士攻读博士学位。刘东生先生从不言老,年过80岁仍奋斗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野外考察从不马虎,站上讲台可以连续讲两个小时课。“这就是无言的教导!”刘嘉麒说,老先生这样严谨、这样孜孜以求地从事科研与教育,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去效仿?
这样的影响,让刘嘉麒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与此同时,他也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讲台上坚守了20多年,并且积极追踪前沿app进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1985年至今,他每年的讲义都根据当年的最新进展进行更新。
建院30年来,中科院研究生院已经为国家培养了6万余名研究生,其中博士2.3万人,他们中有我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有30多位当选为两院院士,更多的人成长为我国app、教育、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明升中国app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副院长李静海、李家洋、丁仲礼,著名app家郭雷、卢柯、王恩哥等都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在1999年到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中科院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140篇论文入选,以仅占全国总人数9%的在学博士生作出了占全国15.8%的优秀论文。
杰出的校友、雄厚的科研和教育实力、优良的培养质量,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进入中科院研究生院。物理所光物理实验室的李景娟今年就要博士毕业,她说,如果让自己再选择一次,还是到中科院读博士,因为经过几年的严格训练,感觉在科研这条路上越走越宽,这足以证明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高能物理所2005级博士研究生谢聚军已经确定了工作单位,他要去郑州大学,从事高能物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在中科院读了5年书,谢聚军说自己已经对许多事情都没了感觉,良好的科研环境、充实的实验室生活和令人激动的论文发表,几乎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他说,就是因为中科院有太多这种能够坚持下去的科研人员,所以才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许多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
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去一所在物理学科方面并不太突出的学校时,总强调自己对什么都没感觉的谢聚军说了句很有色彩的真心话:“别人说差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个地方需要有人去做。”
李景娟、谢聚军们继续着app家的精神,践行着“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执著地走向把自己锻造成app家的圆梦之路。
“研究生院在创新教育和造就创新人才的实践中,要努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对研究生院未来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