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赵鹰 来源: 发布时间:2008-3-25 7:23:23
app时报:家校联手 三方沟通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越来越少的成绩单让家长对孩子在大学里的情况缺乏了解,而孩子是否能够独立、学习是否用功等成为家长的担忧。对大学来说,如何与家长联手培养一个不仅在学业上合格,在做人等综合素质方面同样优秀的大学生,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且,已经不仅仅是靠邮寄一张期末成绩单所能达到的。
 

每年家长送新生入学已是常规动作,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这次交流也大多成为了唯一的一次。袁建胜/摄
 
独立需要过渡期
 
在安徽某大学上一年级的小胡说什么也不想让家里知道自己的成绩,也不愿意辅导员和父母联系。小胡表示,原因很简单,既然已经出来读大学了,就不应该让父母再为自己的学业操心。“再说了,我又不是以前的中学生或者小学生,什么事情都要父母管。”
 
然而,远在内蒙古的小胡的父母却不这么想。他的母亲表示,孩子考上大学,家里人都很高兴。可是,孩子从小到大,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去上大学,生活是否习惯、和同学相处怎么样、学习是否还能跟得上等都是他的母亲所牵挂的。“这孩子脾气倔,又好面子,就怕他一时冲动,和别人发生冲突什么的。”
 
与小胡的母亲相比,他的父亲稍显坦然,不过,言语之间还是透露出一丝忧虑:“这几年,为了他考上大学,我的要求很严厉,就怕他身边一下子没人管以后,容易松懈而耽误学习。”
 
其实,小胡的父亲的担忧很有道理。在上海大学最近一次的学生工作交流会中,就有辅导员提到,报喜不报忧在当今大学生中是常有的事。这些大学生报喜不报忧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不相信家长,认为报了忧家长也不能解决,反而徒增家长的烦恼,招来“喋喋不休的说教和唠叨”。
 
而家长宋女士则对北京某高校没有通知家长,就让孩子办理了退学手续感到不满。“学校一点消息都没有给我们说,孩子都读大三了,说退学就退学了,我们那么多年的心血全白费了。”
 
对此,北京某高校的优秀班主任刘晓先(化名)表示,很多考生从高中生成为大学生后,进入大学都需要一个适应期。从以前自己只管学习,家长包办一切,到真正懂得独立,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刘晓先回忆,在她当班主任的十几年里,也亲眼看到少数的大学生,尤其一些单亲家庭出来的大学生不会照顾自己,也不大会和别人沟通,更不用说具有团队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刘晓先主动和对方家长通过电话取得联系,针对孩子的情况,共同商量一些对策。“有的家长很开通,挺配合工作的。可有的家长却反过来质问说,孩子在家的表现挺好的,怎么可能一到大学就出问题呢?”
 
此外,刘晓先表示,确实也存在一部分大学生放松自己的情况,本来挺聪明的,录取分也挺高,可到大学以后,成绩却不高。“我对这种学生也特别留意,通过明查暗访了解情况后,再单独找他们谈话。”对于谈话不起作用的,刘晓先还有一招“杀手锏”——早上查起床没有,晚上查是否上自习去了。“这样做还是有些作用的,有些学生就觉得班主任这么关心自己,自己再不好好学习,都有点对不起班主任了。”
 
然而,刘晓先表示,她采取的这种办法,对于很多年级辅导员来说并不适用。因为有的辅导员要面对成百的学生,要想一个一个盯住,不太现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出台一些政策,形成一种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机制。”
 
沟通渠道不断革新
 
实际上,在邮寄成绩通知单这一办法逐渐落伍以后,一些高校重新审视家长的育人作用,想方设法争取与学生家长的联合,以便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山东科技大学,该校材料学院每年临近春节都会向学生家长邮寄一份特殊的礼物——学生成长分析手机版。通过这份手机版,家长可以详细地了解到孩子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课程考试、综合测评等。凭借这份手机版书,学生有哪些变化、取得了多大进步、还存在什么不足,家长可谓一目了然。
 
一位学生家长收到手机版书后感慨:收到这份成长手机版,是有喜有忧。喜的是,辅导员老师评语中说,孩子半年来由内向变得乐观开朗了许多,取得了不少进步;忧的是,有两门课程的成绩不是很理想,看来还是要对孩子多进行指导和交流。“非常感谢学校给出的成长手机版,让家长们更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使我们家长心里更有数也更放心了。”
 
而在上海大学,据该校学生工作办公室胡大伟介绍,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加强家校沟通。一是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家访工作,二是举办上海大学家长学校。
 
在家访过程中,上海大学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摸索出了“三个必访”的制度。一是优秀学生家庭必访,主要是和家长探讨何种模式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二是特殊群体家庭必访,如单亲子女、孤儿、知青子女、下岗职工子女等,主要是帮助他们改善学习条件,了解和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以及心理上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三是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学生家庭必访,针对不同的学生性格和行为模式,与家长共同探讨合适的教育方式。
 
而上海大学的家长学校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家长会,作为家校之间的沟通桥梁,它主要是促进家校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使家校双方共同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与方法,提高管理、教育孩子的水平。目前,家长学校已开办九期,由学工办、心理辅导中心、社区管理部等各学生工作部门负责人主讲“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家长”、“大学生生涯发展”、“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等专题讲座,以及定期举办的“家长沙龙”使得众多大学生家长了解了大学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子女在校学习等详细情况。
 
在上海大学的家长问卷调查中,90%的家长认为“有必要”举办家长学校,超过80%的家长认为参加家长学校“有很大收获”或“有一些收获”,希望学校能继续提供“学业和人际交往指导”等。
 
而在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采用的网络家长会更是实现了家校的零距离沟通。通过网络,该院新生家长可以在网络的另一端收看会议内容。一位远在甘肃的家长表示,工作忙,离学校又远,如果没有网络,很难有机会参加家长会。据悉,通过博客、QQ群、班级论坛等方式召开家长会,开辟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新途径,只是没有条件或不熟悉网络的家长却无缘参加。
 
感恩和成材同样重要
 
在西安交通大学,来自该校彭康书院给家长的信中,不仅介绍了学生在第一学期中的表现,还请家长配合孩子完成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感知父母恩,报答社会情”。作业要求06级的新生们回家为父母做一件有特殊意义的事情,并对父母进行访谈,用行动告诉父母深埋在心里的感激,让孝心滋润父母的心田。这样的信件,有3300多封随着回家的学子送达家长手中。
 
据悉,2006年秋天,西安交大成立了以老校长彭康名字命名的书院,东校区3300多名不同专业的新生统一进入彭康书院,以生活社区为载体,加强学生的专业学习、思想品德与行为养成教育。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如何过得更有意义成了书院领导和导师思考的课题。
 
在彭康书院的第一个寒假,大学新生马慧开始尝试了解父母的经历,帮妈妈打理店面,关注父母的作息。当看到爸爸妈妈整日奔波时,马慧才知道自己花的钱都是父母的汗水和辛酸挣来的。一改过去的只知索取,当家里的水管被冻住了,马慧为家里天天去挑水。
 
“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能把爱扩展到他人、社会和祖国;也只有把孝心献给父母,才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关心献给别人,把忠心献给祖国。”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彭康书院院长丘进教授说:“现在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大学,基本上包办了他们的一切,这种环境不利于他们成长,因此我们利用寒假时间,要求学生们去了解了父母,读懂父母之爱,学会关心父母,通过自己的行动,去体会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在上海大学家长学校首期开班时,该校党委副书记滕建勇也强调,和家长形成合力,关键是努力健全完善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共同实践全员育人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党委书记王晓东表示,孩子上了大学,一些家长认为:对孩子学习上的责任已经尽到了,今后用不着在这方面操心了,剩下的仅有帮助其完成学业的经济责任了,加上孩子离家远了,不能随时了解子女的情况,由此忽视了对子女的跟踪管理、教育。针对家长和学生之间这种脱节的现象,材料学院陆续推出了召开新生家长会、派出“党员家访团”、发出“学生成长分析手机版”等形式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表现,促进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指导学生在大学中的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手机版 一周手机版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