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高校如何促进毕业生就业 |
|
张力:鼓励高校面向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
|
我国人才市场反映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用人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十分薄弱,统计指标与数据长期处于粗放状态,削弱了国家、学校、企业的决策基础,也影响了学生个人选择的效率。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集中地反映了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因此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显得重要。
高校毕业生迈入一年500万人大关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前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处于国际上通常所说的“精英”阶段,每年高校毕业生不到100万人,在当年城镇800多万新增就业岗位当中就业没有什么压力,基本上处于“卖方”市场。当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毕业生规模迅速扩大,2003~2007年本专科毕业生累计2100多万人,超过1990~2002年13年的总和。
高校毕业生就业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近期出现了三个明显特点:一是高校毕业生学历与起薪定薪水平基本上成正比,研究生仍有竞争优势,高职专科生仅在一定岗位群内比本科生有“弱比较优势”;二是由于社会供求关系变化很大,毕业生预期起点月薪水平逐年下降,但今年随着劳动工资水平提高可望有所回升;三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存在着明显差异,部分行业和地区有了“结构性待业”的苗头,但无业可就或有业不就的比例还较低。
近年来,国务院要求适当控制高校年度招生增幅,希望把前一段快速增长的部分地区高校积累的问题统筹解决一下,更加注重高等教育质量,更加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大手机版和国家“十一五”规划都强调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预计2008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将达到52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五倍多。在我国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每年500万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不仅向城镇一半新增岗位形成新的冲击,而且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用人等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不仅要坚持市场机制改革方向,而且需要政府创新战略政策思路。同时,高等学校在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参与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面,也能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调控职能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人才市场分属不同政府部门管理,而且公办劳动力市场将政府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性相互混淆,供需信息不通畅也不对称,在一些地区形成彼此分割的局面,这很不利于资源共享。今后还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责任边界,对现有市场格局进行调整,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环境中,政府可以依法作为的领域包括:政策支持、重点资助、完善市场、负责监管、组织评估、动员舆论等,帮助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应尽快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社会就业大系统,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基本保障。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业、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社区服务和社会管理等领域,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方式,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通过代偿助学贷款,设置轮换期特定岗位,进行免费师范生试点,建立创业风险基金或小额贷款制度,完善志愿者服务方式等手段,引导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对自主创业者实行贷款税收等优惠政策,帮助高校毕业生拓展就业门路。
高校毕业生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很大程度在于及时就业和就业质量。近年来教育部把就业状况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一级指标,也作为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教学评估的核心指标,逐渐落实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等高校发展适度挂钩的制度。今后政府将加强对公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定期评估检查,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信度进行监督。同时,政府还可以对高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联系、调整学科专业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等,予以政策指导和支持。当然,这些指标应该建筑在相对比较可靠的数据基础上,如果学校为了应付评估,或为扩大招生及招到更好学生,对毕业生就业状况提供不实数据,宏观上就会出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健全高校毕业生管理信息系统。
鼓励高校面向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专业设置存在趋同集中现象,与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存在一定矛盾;学科专业设置特色定位、错位竞争有待强化;专业教育内容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之需;课程数量有待增加,课程内容尚需创新;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将能力培养等同于技能训练;学生能力培养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机结合。除保障教育质量的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外,还有原有体制性障碍随着扩招而进一步放大的问题,包括某些高校本身定位不准和社会评价体系错位等等。这些问题应在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制定和实施学校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得到充分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国际经验表明,从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研究型大学跟高职高专和一般的本科院校对劳动力市场发挥的作用,显然是不一样的,而且相互不能替代。当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如果无视专业和职业方面的教育优势将难以为继,世界上还没有人口大国仅靠四年制本科教育就把高教毛入学率提高到40%以上的,短期性、社区性、职业性的高等教育一定会有很大发展空间。如果社会的认可度不高,关键在于教育体系结构与社会用人制度的关系还没有理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在保持少数从事科研开发的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必须依靠面大量广的、非传统的专业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将服务功能向所有学习者拓展,为他们的谋生和发展提供终身学习的弹性平台。
学科性与职业性高学历人才培养的结构,与劳动力市场中的过度教育、教育不足及技能缺位等关系十分复杂。虽然各国就此还没有统一的结论,但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和就业强大压力面前,除极少数研究型大学外,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要求我国各类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功能上必须恰当定位,特别是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需要深刻的反思,不断推进制度创新。
(作者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本报记者孙琛辉根据作者在2008年中英高等教育就业及创业论坛上的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