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照“二次鉴定”已历时数日,但相关部门至今仍未公布鉴定单位及鉴定结果,原因是鉴定单位压力太大。(《南京晨报》1月1日)
“压力太大”,自然可想而知,但压力是哪来的呢?这个问题值得好好探究。
在第一次鉴定被批得体无完肤、陕西省林业厅斯文扫地的情形下,“二次鉴定”才在民意的压力下浮出水面。此次鉴定承载着两项功能:一是遵循app原则,给公众一个真相;二是靠真相挽救岌岌可危的政府部门信誉。而这一切要得偿所愿,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让鉴定过程透明、开放和互动。但恰恰在这关键点上,有关部门没有做到,似乎也不想做到。
就拿“鉴定单位”来说,时至今日,鉴定单位的组成以及人员配备仍然成谜,公众不知道他们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具有鉴定资格。有关部门公布鉴定单位名单为什么就这么难?到底在怕什么?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人们连是谁在鉴定都无从知晓,怎么去相信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即使有关部门遴选的鉴定单位是合适的,但公众的知情权也绝不能因此而一笔勾销。显而易见,没有民意的广泛认同,鉴定单位以及它的鉴定结果从一开始就发酵着反噬自身的力量。
另外,“二次鉴定”也不能是“空降”和“硬着陆”式的,它理应是一个鉴定机构与民众在充分互动中凝聚共识的过程。随着信息的一点点披露,社会各方依据各自的专业知识和常识,展开意见博弈,最终求得真相的水落石出。当然会有一方不服,但无论是谁都不会把这当成密室操作产生的不公正,一种充分的参与性和严谨的程序性,保证了最后鉴定结果的认受性。如此说来,“二次鉴定”的公信力绝不仅仅在于鉴定结果如何,甚至可以说,它其实与鉴定结果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鉴定单位自感“压力太大”,这其实是咎由自取。如果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他们本来只须心无旁骛地做好分内之事即可,无需顾及其他。但现在置身密不透风的“铁屋子”,当事各方都在屋外猜谜并积累着不信任情绪,真可谓各自为战、各自悲哀,末了,一切“真相”皆成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