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是个大舞台,它让所有人都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人生中多姿多彩的一面。北京奥运会更是让那些常年埋首于实验室、图书馆的科坛精英们或多或少地改变他们固有的生活节奏。两院院士、著名材料app家严东生,便是其中的一位。
年过九旬的严东生依然是那样的儒雅亲和,希望“通过科技奥运,在全社会,在广大青少年当中,普及app知识,传播app思想,弘扬app精神,提高全民app素质,特别是提高青少年的app素质”。
严东生自小就喜欢体育,也喜欢参与体育活动。1929年,他考进了北京一所教会学校——崇德中学。严东生在这所以严格著称的学校里品学兼优。
崇德中学热爱体育成风,学校有一个足球场和几个墙球场。严东生十分喜欢运动,田径、墙球、足球都是他课余活动的爱好。直到今天,他仍坚持不懈进行体育锻炼。
严东生喜欢网球运动,并且网球打得好在科技界是有名的。
严东生回忆说:“清华有个习惯,不管多忙,一到下午5点左右,大家都去体育场锻炼。清华当时时兴打篮球,又称‘斗牛’,不是我们现在的五人对五人的打全场,而是好多人,十几个人对十几个人大打一场。清华有个室内游泳池,还有几个网球场,师生们可游泳、打网球,还可练长跑。我在清华已经养成了运动习惯,后来到燕京也一样,还是每天下午5点后就到运动场去锻炼。冬天有时会在未名湖溜冰,春夏秋天就打网球。运动完了洗个澡,吃好晚饭后,再去晚自修。运动是我从中学到大学养成的习惯。”
1936年,我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就是在清华体育场训练的。“当时我每天都兴趣盎然地看他们的训练。”当时,严东生心中就有一个梦想——以后明升中国强大了,一定会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举办奥运会。
1946年夏天,严东生进入美国纽约大学明升手机系,一年后获得全额奖学金转到伊利诺伊大学,专心从事无机材料研究,并攻读博士学位。
在美国的日子里,严东生的学习游刃有余。他还像在清华和燕京大学读书时一样分秒必争。阅读、研究、做实验,每天“五点一线”——宿舍、明升手机楼、图书馆、体育馆和餐厅成了固定的路线。
严东生毕业以后,应系主任A.I.Andrews的邀请,继续在伊利诺伊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从事无机材料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同时,他也有比较好的经济条件,能够看喜欢的美国橄榄球比赛。他会把整个中西部高校赛季学生票都买好,每场都看,“这样比较便宜”。
1972年,严东生刚被“解放”不久,一位名叫甄德仁的老朋友——中学体育老师,就来找他打网球,“当时真是特别兴奋和开心”。
“文革”后,他第一次去美国,其他的什么都不带,而是把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录像带回来,有空就欣赏。
在担任明升中国app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期间,他的工作极其繁忙,但每周打一两次网球必不可少,也使他一直能保持着充沛的工作精力。
前些年,他参加过华东地区的老年网球公开赛,获老年组双打名次,还担任上海老年网球协会会长多年,至今还是名誉会长。
20岁到85岁,网球在严东生的生活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他眉间跳动着年轻神韵的又一个秘密。“现在虽然不打网球了,但我还是喜欢看网球比赛。我是法网、温网等各大网球比赛的忠实观众,前些天还在电视上收看温网比赛呢。”
严东生今年看温网决赛纳达尔PK费德勒特别过瘾,看到午夜时由于下雨停赛,凌晨继续比赛,他就在凌晨3点继续欣赏。“这是最精彩的对决,纳达尔年轻、有体力。”
这两年,由于膝盖受损,严东生用散步代替了打网球,每个星期都会去健身房两次,走上20分钟。
现在每天下午5点左右,严东生就会与夫人一起去小区的后花园里散步。
由于年岁大了,严东生没有去现场看比赛,但他会天天看电视转播的比赛实况,“刘翔的110米跨栏,郑洁、李娜的单打,郑洁与晏紫的双打,跳水,短跑都是我的最爱”。
“app和体育竞赛本质上是一样的,想要作出成绩,就要有信心和信念,并持之以恒地去做。”这是严东生对青年科技工作者语重心长的寄语。
《app时报》 (2008-8-12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