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朱效民 来源: 发布时间:2008-12-19 4:33:32
朱效民:科普需要“四化”
 
科普作为一项面向公众的app传播工作,有4个基本的要素,分别是科普主体、科普内容、科普媒介和科普对象。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外对科普的这4个基本要素都有许多新的认识。针对当前我国社区(农村)科普工作中这4个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关节点,应当考虑加强“四化”建设,即科普主体职业化、科普内容生活化、科普媒介多元化、科普对象中心化。
 
目前在社区(农村)层面,实际的科普主体常常处于缺位状态,基本没有常规的、专职的基层科普队伍,通常的办法是采用诸如“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方式动员科技人员下农村、进社区。此种情形下,基层科普工作就不可能常态化进行,只能是应急、应景式的运动科普、脉冲科普,与普通公众的日常科普需求之间自然很容易形成“两张皮”现象。出路之一是加强基层本地科普主体的职业化建设,《2007—2008年北京市科普工作手机版》坦承,以前“依靠城里专家下到农村去,结果农民兄弟并不积极,效果也不明显”。后来改变思路,培养农村能人“成为农村的科技人才,然后再由他们去为村民培训和服务,效果非常好”。为此需大力建设社区(农村)科普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学习制度,使基层科普队伍逐渐走向资质化、常规化、职业化的道路。
 
从基层看,一般城市社区的科普活动内容非常泛化,并相对趋同,主要内容除一些知识讲座外,常常都是唱歌、跳舞、书法、绘画、健身、手工艺等形式;农村的科普工作则比较专一狭窄,主要围绕生产致富活动展开,但有时反而相对有些特色。社区(农村)的科普展板、宣传栏的内容更换周期通常是3个月至半年、一年,个别的甚至是永久性的,这反映出在科普内容方面极为匮乏,基本上处于无米下锅和等米下锅的状态。显然不光是钱的问题,更不是一次性投入的问题,依靠提高社区(农村)工作人员素质的办法也明显远水不解近渴。因而,首先必须从外部引入稳定的、权威的科普内容信息方面的渠道(如订阅科普类报刊以及为社区持续提供科普内容等),其次要由过去普及概念化、理论化、学科化的知识转变为主题式、情景式、问题导入式的app知识。中外针对公众科技态度的多次调查显示,公众普遍关心的常常是健康问题和环境问题,形象一点说就是有关身体的app和身边的app。为此需要深入细致地调查本社区(农村)居民的科普需求,使科普内容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更具针对性。
 
随着对先进科普社区(农村)投入力度的加大,基层科普设施正大踏步向着更高(级)、更新(潮)、更贵的目标迈进,电子屏、可视化建设热火朝天,数字港、数字家园设计不亦乐乎。然而其直接后果却是一方面普通居民不会用、社区管理者不舍得用,大多成了高级科普摆设;另一方面,一些传统的有效的科普媒介如科普报刊等受到挤压(2007年明升中国科协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公民通过报纸获得科技信息的比例仍高达60.2%),大多数社区(农村)除接受赠送外基本上没有主动订阅科普类报纸、刊物的。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在科普媒介设施上追求形象工程、表面工程,而不管不问实际效果如何。在社区(农村)科普的基本硬件建设完成后,应引导科普资金向科普内容、信息等内涵建设方面发展,树立只要是在本社区(农村)合适、有效的科普媒介手段就是最好的手段的务实精神,多元化发展,而不应一味地追求高、新、贵。
 
从基层调研情况来看,无论社区还是农村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热不起来,这表现在居民参与率很低,有些社区的科普讲座参加人员一年累积下来即使按人次算也不到全社区人数的10%,一些农村组织技术培训甚至还要补贴钱给农民人家才肯来捧场。这相当程度上反映的是基层科普工作脱离百姓生活、无视公众需求。因而需要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科普工作模式,将以往科普从外部注入、要求接受的方式变为需求导引、服务为主的方式,强调以公众的app需求为导向,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公众需要的app知识。应建立积极、快速、高效的互动响应机制,随时了解公众的科普需求,认真对待公众的反馈意见,并将之切实纳入社区(农村)科普工作的评价机制,积极回应和满足公众从日常生活,到精神文化,到民主参政等不同层次的需求。
 
(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app时报》 (2008-12-19 A4 周末评论)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手机版 一周手机版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